止杀令超清

HD

主演:赵有亮,耿乐,涂们,李小冉,朴艺珍

类型:电影地区:华语语言: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2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3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4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5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6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3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4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5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6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7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8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19止杀令超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不要给自己设限

那一天,本来想给一位朋友炫耀一下自己有学习武术,而且“师出正宗”——道教武当全真派龙门,我的师父可是传位清晰、海内认可的大师,虽然我自己有点“水”,但是师父摆在那,江湖地位还是有的。可是那位朋友来了一句:“请给我讲讲你们门派的历史吧,我很好奇呢。”

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除了知道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龙门祖师丘处机,以及师父的师父和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之外,我啥也不知道。近一千来的传承,我也就知道几个名字而已,更不要说那深厚的武学和文化。

实在是惭愧,以后再也不敢对外宣称自己是全真龙门的人了,不但没有好好练功夫,而且连门派历史都知之甚少,真是有辱师门。想想师父至今还收留我学拳,已经是我三生之幸了。

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王喆,是一位非常有才的文人,从政不顺,索性辞官隐居起来。他有一个出人之处就是第一次完美地将儒释道三家的理论融合起来,创立了以道教为基础的全真教。他有七位注明的弟子,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全真七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丘处机,他在王重阳去世之后接任全真派掌门,人称“长春真人”。

此时,南方大宋朝最后苟延残喘,丘处机一众则在北方金国传教,备受金国朝野上下支持,而蒙古大军正在成吉思汗的指挥下驰骋欧亚,马上就要越过高加索山,直抵欧陆腹地了。

像犯病发疯了一样的成吉思汗打仗打上瘾了,所到之处惨不忍睹,铁骑所到之处没有一个活口留下。成吉思汗觉得自己越来越精通打仗了,因为把战争当做了“自我享受”,他可谓“暴力美学”的最佳代言人。

首相耶律楚材看不下去了,常常劝成吉思汗要少杀生,可是成吉思汗被胜利冲昏了头,哪能听的进去,唯一担心的问题是如果才能长生不老,以便未来征服全世界。正好一位汉族官员推荐,说中原道教全真派掌门人丘处机很厉害,人称“长春真人”,自有“长春”之术。

耶律楚材也希望丘处机能够来,和他一起劝劝成吉思汗,比较全真教也是弘扬积德行善的宗教。可是当时丘处机已经七十多岁了,而且远在山东,而成吉思汗他们在中亚撒马尔罕,相隔万里,他能接受邀请来吗?

最后还是耶律楚材厉害,他写了一封诏书,这样对丘处机说:您是中原道教的代表,如果能大驾前来西域,也能够游览一下西天佛国,就像当年达摩祖师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带来了只可心传的禅宗;就像你的老乡老子,驾着牛车来的西方,教化了胡人而成道。希望您能望着先贤们背影、步他们的足迹慢慢赶来,也就不觉得远了。

他真是会“沟(hu)通(you)”的典范,被丘处机的西行玉传道联系在一起,对标的是老子和达摩,丘处机能不行动吗?

就这样,丘处机率领几个徒弟,赶着马车出发了。路途遥远,走了好几年,还好丘处机身体强健,虽然七十多岁,要是别人,可能要折在半路。最后终于在撒马尔罕见到了成吉思汗。

这是一次人类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会见。能人耶律楚材精通佛学和儒学,丘处机集道家思想之精华,在路上的几年时间里也在不断推演如何给“战争狂魔”传教,而成吉思汗显然对于宗教可能不是太感兴趣,而他关心的如何长生不老。

会面的第一眼,丘处机的颜值就没有让成吉思汗失望,七十多岁的老人,刚刚走完万里长路,鹤发童颜、眼不花、耳不聋的,外界传说道教炼丹修仙可见是实打实的了。所以成吉思汗开口就问:如何才能长生?!

此时,一般的画面是不是应该是:丘处机从怀里掏出一粒仙丹,说吃了这颗我练了七七四十九年的仙丹,大王定能长生不老。可是没有,丘处机只是淡淡地说:清心寡欲。

就四个字。丘处机着实勇敢而可敬,他没有奉上仙丹而是奉上了道教的核心理念。成吉思汗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没有发怒,而是深深地点了点头。这真是两个高手的对话,其实他们都是在心里跟对方较劲,但毕竟丘处机还是“道高一尺”。

在后来的会面交谈中,丘处机逮住机会就劝成吉思汗“不能嗜好杀人”,成吉思汗还问:得到天下之后应该怎么治理?“丘处机又只给了他四个字:”敬天爱民“。

成吉思汗彻底被丘处机折服了,对他十分敬佩,对周围人常说”天赐仙翁,警醒了我“。丘处机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立竿见影,蒙古军团还是所向披靡地攻城掠地,只是在成吉思汗去世前的一个月,他还下达诏书”不杀掠“,以不告天下。

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去世。而丘处机在这一年升天了。那一年,丘处机七十九岁,成吉思汗六十五岁。

道教全真派虽然在当时没有帮助南宋汉族人抗金,但是他们确实保存了道教悠久的文化,并进一步加速传播,并与儒学、佛教像融合,为之后不管是道教还是其他的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之作用。而道教在南北两宋时期都深刻地影响着朝野,很多宋朝皇帝笃信道教,衍化在日常的生活与艺术中,就是我们今天可以瞥见的中国文化的最高峰。

再往前看,虽然唐朝佛教兴盛,但是大部分时期国教依然是道教,例如唐太宗就自身自己也是一个道人。这样的潜在联系不得不让我们回溯道教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的历史。

在唐朝之前的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拓跋宏,力主游牧民族文化和中原的汉文化相融合,也正是这样的大气、包容的决策,开启了灿烂辉煌的唐朝。

说到拓跋宏,就不得不提他从西域抢来的艺术大师:昙曜。本来在西域生活的昙曜来到东方后,将西域的佛教雕塑艺术以及佛学留在了中原大地上,就如同他的前辈鸠摩罗什一样,一脉相承,一颗颗明星串起了人类文明的交流轨迹。

这里我们还不能忘记亚历山大,因为他的东征将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带到了中亚、南亚,而我们中国接收的正是这种东西方融合的精华。至于成吉思汗的子孙有没有将道家文化带到他们所征服的地方,我想从几百年后《道德经》在西方的流行就可以窥见一二。

佛陀、亚历山大、老子、鸠摩罗什、昙曜、拓跋宏、李世民、赵佶、成吉思汗、丘处机...还有无数个没有被历史留下姓名的人。但是他们已化为文化的基因,永远影响着当下的我们。

 2 ) 对《止杀令》,不如宽容一点来看~

       世人都知唐僧西游,取经救世。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长春真人丘处机也曾经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减少屠杀?只是因为唐僧被《西游记》狠狠“广告”了一把。所以我觉得,不管《止杀令》导演初衷为何,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宣扬了一把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人物。
    虽然豆瓣上此片的影评一塌糊涂,但是我却觉得此片也不乏优点:1、宣扬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济世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古代道士,会念经、懂中医、能算命、知天象“无所不能”的苦命。2、展现了从大海到大漠的大好河山,同时在风起云涌、万马奔腾的场景中,融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教义。3、在丘处机见大汗的情节上,基本是尊重了史诗的,包括“道士见王者不跪拜”等等细节。4、丘处机的扮演者老戏骨“赵有亮”的表演可圈可点。5、虽然也不能免俗的加入了“女色”李小冉,但毕竟没有恶心的英雄难过美人关之类的狗血情节。
     当然,影片中打斗场面太假、情节太纪实以至于难以吸引观众这些缺点也是真实存在的。我只是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的表现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电影作品。

 3 ) 让我们正面批评广电总局

       让我们来黑一黑《止杀令》。首先恭喜它打破《叶问·终极一战》在我心里的最差纪录荣登2013年我心中十大奇葩片第一片。我印象中已经很久没看过这么奇葩的古装片了。故事上来说——假设它有故事,这个片子起码有40分钟是多余的,至于广电总局为什么没剪掉我很不理解,按理说这个不是他们的剪辑水平。
       《止杀令》中大量的远景如雪山、荒漠,近景如湖水、营寨,特写如车乘的铃铛、车轮等,这些七七八八拼凑在一起的镜头基本都是废话,毫无美感可言,比郭四娘的文字还他妈废话。既不能展示本片的宏大,也不能衬托主角的内心,更不能显露导演的精细,说白了,妈的就是凑时间的。不然一瓶可乐都喝不完,电影就放完了。
       《止杀令》第二大奇葩之处就是它莫名其妙的音乐,突如其来的长调(我不专业)和呼麦就好比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还以为就是一件艺术品。看这片名,按理说主角应该是丘处机,但通篇的音乐基本全用的蒙元素。就连李小冉调戏余少群和她被契丹人赎身,音乐都是那么怪异。后来我干脆讲电话看字幕去了。
       《止杀令》奇葩之三在于剧情。起初我以为这他娘的得是部大片啊,必定是火药桶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一场恶战啊。结果我错了,这老汉一出来就让耿乐给射手臂了。余少群与耿乐一站如便秘般安排后,李小冉扎着狐尾出现了,我以为这片子成了西游记,一路降魔打怪。结果小冉姑娘是个良家妇女,比金镶玉正派多了。
       然后李小冉莫名其妙的勾搭了一阵余少群,结果又告诉余少群妈的原来我是有老公的,只不过被成吉思汗抓了。当我看到丘处机一而再再而三的快要挂掉的时候,我觉得这应该不是西游记的套路,唐僧可不是这么玩的。没想到李小冉和余少群还得爬上一个小雪覆盖的山坡给丘处机找雪莲。然后余少群掉下山洞挂了。
       李小冉在山洞里和垂死的余少群眉来目去了一下两人隐约好像有一点感情,这太令人难受了。李小冉到底什么时候才有激情戏上演呢?眼看男方就要挂了。急死我了。然后余少群就真的挂了。然后师徒一行顺利到了西天见到了成吉思汗。这两语言不通的老汉借着徐锦江那个拍三级片的动作翻译对话,不知道叽歪什么。
       然后成吉思汗像内分泌失调一样一会儿让女人给他洗澡,一会儿打猎,一会儿出征,一会儿要杀丘处机,一会儿要杀契丹俘虏。这老汉用一个表情完成了近40分钟的表演,就是那样一张像被冻住了的脸。然后突然发现原来余少群临挂前把不老仙丹给了李小冉,告诉他成吉思汗死了才能止杀。然后李小冉挂了。
       我以为这片子终于完了。没想到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告别后又回来了,他是回来救成吉思汗的,阻止大汗吃李小冉手中的仙丹。这让我想起了张艺谋先生的《英雄》中梁朝伟写下的“天下”那两个字。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然后李小冉和成吉思汗的女人先后服仙丹双双挂了,好比化作一双彩蝶。
       然后这片子还他娘的没完。丘处机竟然又如同电视药品广告中祖传世家治疗前列腺炎一样把这挂了的两只彩蝶救活了,好一个神仙老汉,感动得成吉思汗出征归来抱着死而复生的女人一顿热泪盈眶大喊“再世华佗”啊。后来这片子终于完了。哎呀,他娘的看得累死我了。
        《止杀令》奇葩之四在于演员的表演。刚说成吉思汗那老汉用一个表情对付了40分钟;丘处机则一会儿像演话剧,一会儿像自拍;余少群基本上在任何一部片子里都像在唱戏;而徐锦江大叔则免不了玉蒲团的影子,那双手一张就是性暗示啊;耿乐要好玩一点,基本全片都靠吼,通讯落后;至于李小冉,你的激情戏呢?
       

 4 ) 一次缺乏诚意的投机尝试

        剧情、动作、历史、战争,这是电影《止杀令》对于自己的类型定位,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此片喷薄而出的野心——这是一部“大片”。再来看它的宣传定位,直指北美市场,八千万的投资,具有国际视野的题材,都瞄准着高票房在蓄势。

    一个世外高人,一个铁骑英雄,一个有着对于外国人来说颇具神秘感的道教背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两个都是重量级的传奇人物。另外,有仇恨与杀戮这样武侠故事最爱的母题,有“止杀”这样永不会过时的主题,再加上一点点奇幻的作料,似乎一切都齐备了。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本来十足新意的题材却没有孵化出一个好故事。面对如此缺乏诚意的故事,老外会否真的买账?

    总的说来,影片最缺失的在于两个“情”字,一为情节,一为情感。

    情节上来看,首要的问题是主线混乱。丘处机行三万五千里路力劝成吉思汗止杀,无论是把重点放在西行路上还是劝说本身上,只要安排合理,情节紧凑,都是说得通的,但像本片这样两手都要抓,到最后却一个也没抓到,就显得令人费解了。若说西行,既然丘道长一开始并非十分甘愿踏上这条路,那么其内心的转变是否应该在途中尽量多地展现,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的劫匪上,一次次有惊无险的劫道似乎只是被编剧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用以追求大片动作场面的道具。若说劝说,成吉思汗如此的雄心霸业,要怎样的理由才能将其中止,仅仅是讲讲养生,讲讲卫生,再痛陈心声就可以了?片中给出的缘由主要有四,一是军中瘟疫,二是孙子离世,三是忽兰妃以死相“谏”,再就是丘道长那套不知所以的说辞了。除了第一点是客观事实,二三更像是编剧刻意的附会。而贯穿始终的将军刘仲禄的画外音,更是有偷懒之嫌,仿佛生怕故事讲不清楚,主题不够清晰,而安排了这样一个完全是串场的人物表达心声,除了令观众跳戏,很难承担其他职能。
  
    再来便是逻辑不顺。片中的很多剧情转折都是靠巧合和意外推动的。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便是赵道安之死。影片使用了武侠小说的惯常桥段——采雪莲,可在采雪莲的过程中,武功高强的赵道安却不顾这一桥段的精髓,竟然掉入洞中摔死了。这样处理一个主要人物的死实在过于草率并略显可笑了。而其他的一些重要情节点,如契丹女加入队伍和成吉思汗孙子的死,都显得不够尊重观众的智商,更不尊重片中角色的智商。相较于丘处机来讲,成吉思汗已可算作本片中塑造得相对完整、前后一致、逻辑通顺的人物了。反观丘道长,在一出场时,影片极力地想将这位在大家看来无比神秘的奇人铺垫成一个寻常的老头儿,除了挥手驱赶老虎和祈雨之外却无惊奇之处。先不提他在非常肯定的算出自己阳寿之后却因吃了雪莲一口气多活了好多年这件奇事,让我们将关注点转移到故事的结尾处,编剧卯足了劲儿想在此处抖出一个包袱——起死回生、拐杖开花,想着也奇幻一把来个大爱无边和平万岁,殊不知这“妙着”却成了笑点,它推翻了前面的一切铺垫,为了奇幻而奇幻了一把。丘道长在别人喝毒药的时候不加以阻拦,却在其死后熟练地通过花瓣浴将其救活,这故事怎么讲都显得不对劲。两种可能,一是丘处机本就神人,不过是在诓骗大汗,二是这个金丹的把戏,实乃丘真人下的一个套。

    情感处理上,本来为了使影片更丰满好看而加入的副线情节可以好好地组织一番为本片加一点感情分,这样就算情节编排不当,观众也总归有个情感依托。但事实是,副线人物被处理得更为糟糕。首先说说丘处机的爱徒赵道安。在历史上,陪伴丘处机走这段西行路的徒弟共有十八位,电影中将他们集于一身,这个本该承载师徒之情的人物却轻飘飘地没有分量,行动缺乏逻辑,并且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死了,似乎仅仅是为了给金丹埋下伏笔而死。这样一个人物如果不能贯穿始终,其存在意义便大为削弱。于是师徒情仅仅剩下了丘道长略显虚假的借酒缅怀了。另一副线,千里寻夫的契丹女,本来以为是可以像孟姜女一样传奇的设定,没想她寻夫的每一步却都走得如此顺利,先是女扮男装骗过大家混进了队伍,进而一入军中就找到了丈夫,再就是顺顺利利地将毒药交给他以求一同殉情。一步一步,编剧早已帮她算计好,于是原本的情感线索变成了噱头,契丹女成了西行路上必须有的“女妖怪”。再说说成吉思汗这一边,忽兰妃,小孙子,两个对于大汗来说非常重要的人,前者的处理蜻蜓点水,后者则更像一个笑柄。战争夺去孩子的性命这本是一个残酷的命题,但在片中,跑到阵前玩耍却没人管的孩子似乎在提醒观众,注意,此处要死了,成吉思汗该悔悟了。果不其然,接下来就是升格处理,观众的情绪没到位,这煽情就莫名其妙地带上了喜感。而编剧的小心思,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

    纵观全片,从主角到配角,我们很难从中找到一个可以投射情感的对象。人物形象塑造不力,导致难以获取观众的情感认同,就难以接受规定的情境,难以入戏。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就成了所谓的情不够音乐凑,戏不够景色凑,带我们领略了一把雄浑壮美的西域风光。

    面对明显缺乏诚意的剧本,即便导演再拼了命地用视听语言弥补,摄影把画面拍得再唯美大气,音乐做得再优美壮阔,还是无济于事,实则浪费了这样一个好题材。最基本的叙事没有理清,甚至给人一种并不想理清的错觉,而抱有投机主义的心理想要进军国外市场,这样发展下去,就只有自己意淫出来的“好莱坞大片”。

 5 ) 太电影频道了

散场时,一个陌生的男生说:“大片,战争,历史,奶奶的!”评价很到位,确实是大片,确实是战争宏阔,确实是历史巨片,但是,看完之后,对于自己付出的票价来说,感觉真是奶奶的!

一提到古装大片,立刻就联想到香港,几乎没有香港成分就没有古装大片了。然而,这次不是。能看到一部几乎毫无香港成分的古装大片,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我一点儿也没有歧视香港的意思,最近花银子很捧了香港电影的一些场,但是吃腻了也是烦心事,能够换换口味很欢迎。当然,既是大片,一定要装点门面,于是有日本人在里面,不知道是谁,百度百科竟然没有,我记得演员名字好像是中什么英雄,在片尾字幕里看见的;徐锦江披头散发演耶律楚材,而且是配音,一种西方口味的国语,以体现耶律楚材是女真族人,其实这人温文尔雅,徐锦江把他演的眼神凶悍,衣着狂野,很不符合历史,不过影片如此设计也是为了突出丘处机在蒙古大营里唯一的儒雅男人色彩。

制作单位很多,第一个是山东电影制片厂,感觉就有点不好,中间有中影集团,后面有一个很醒目,是电影频道,那就要坏菜,因为电影频道的出品水准相当糟糕,是拙劣的代名词,那是一种独特的拙劣,跟香港的电影老油子炮制出来的拙劣完全不一样。

看完之后,感觉就是:这确实是一部电影频道制作的电视电影,很电影频道。尽管投资据说8000万,说是还有韩国背景,而且场面也确实很大,但就是一部加了钱、加了大场面的电影频道作品,从根上说是不能及格的。

影片最怕的是不纯粹。以前的香港片成功就成功在纯粹。香港回归之后合拍片失败就失败在不纯。《止杀令》到底是要拍一部纯主旋律的CCTV一套的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神话色彩的央视八套的《妈祖》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式的古装大片,导演自己没把握准。这样一样,人物就跟得了神经病一样,丘处机的本事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大起来能在十几个人生死相拼时悄无声地闪身进入战圈中心,小起来则挡不住几箭就受伤,大起来能预测生死,起死回生,手杖发芽,小起来竟不能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自称半年多一事无成。他到底是洞察一切,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赵道安也是,一会儿在女人面前手足无措,一会儿千军万马也敢瞎闯。

整体剧情是按照历史真实来拍,导致没有一个主线情节,就是“跟着走”,很沉闷,绝不扣人心弦。但是,要拿真实来衡量,又经不住推敲。72岁的人,又是道教领袖,只身一人去万里之遥,不许弟子们跟随,弟子们就一声不吭,这像话吗?历史上是有不少弟子跟随,李志常还写了著名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导致几百年后的书商以为唐僧《西游记》是丘处机写的。还有,成吉思汗下令“止杀”,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也不杀,一个城池也不再攻打,这可能吗?影片画外音很多,絮絮叨叨,对此却不加解说,含糊其辞,居心欺骗不读书的那些观众,很不地道。

小的硬伤,比如丘处机祈雨,应该焚符纸,发令牌,有点动静,但却只是坐着喃喃而已,令牌插着好好的不动,也不知字幕那几位“道教顾问”是怎么教的。再如,插下手杖,是在大汗的金帐里,而后,却变成了安置两个假死过去的女人的地方,是手杖会移植,还是成吉思汗把金帐让出来给一个宠妃和一个女刺客治疗?孙子惨死在巴斯黑人的冷箭之下(箭能飞几千米远且不说),成吉思汗听了丘处机的话竟不报复,好多天不再进攻,然后等到宠妃醒来就大军东归?

硬伤还有,赵道安练的那颗金丹是怎么回事?丘处机明说那是颗毒药,那么,赵道安在煽动闲着没事练两颗毒药是怎么回事?丘处机平时怎么管理的弟子,放纵他们拿着自己的丹炉去练毒药?如果不是毒药,那么道教的金丹对凡人来说就是毒药?这对道教的形象可是大大不利啊,尽管读书人有的是知道确实是这么回事,比如《红楼梦》里贾敬死的时候道士们就是这么推卸责任的。如果这是真的金丹,那么,丘处机说大话能够救活两个女的,就是摆了成吉思汗一道,他本来就完全有把握能救活,这是他平时的拿手好戏,估计在山东时救治吃了真的金丹而导致中毒的弟子或施主不是一例两例。这对丘处机的形象,也是大大不利啊。

既是电影,免不了要加点佐料,编剧虚构了一个青楼女子去阿富汗寻找自己花剌子模丈夫的事,这个女的简直非常神奇,他丈夫能在成吉思汗军营里切下一截手指来万里迢迢带给她想跟她见一面,而她能够孤身一人买下一个旅馆来扮成旅馆老板娘,又能在新疆招来穆斯林军队,居然在蒙古卫队长耿乐眼皮子底下混进丘处机团队,随意接近成吉思汗,又在俘虏营里找到自己丈夫,这部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残酷现实面前的失败者,唯独这个女的上天入地神奇无比,万事能成。这把佐料,加的不怎么样,还是很拙劣的。

演员方面,赵有亮演的丘处机,老艺术家了,没什么问题,但是不算成功,因为受制于剧本,这个人到底是神仙,还是穿越到九百年前的地下党员,还是神经不正常的老骗子,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弄了一个四不像,甚至连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都保不住,会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会失态的在大汗的帐门前喊叫。

余少群演的赵道安,本来是一大亮点,我看这个排片很少、评分较低(5点几分)的片子就是冲了余少群去的,但他却也是吃了剧本的大亏,这个角色的神经也不正常。成吉思汗派人来请丘处机,他竟然拒不通禀,一句“我师父年纪大了,不去,你请回吧”挡得很彻底,这不找死吗?然后他拦住丘处机一行去路,大杀大砍,害得丘处机为保护他中了一箭(丘处机的武功就这么高),也是找死。接着他在夜里对着床上睡着的蒙古队长就是一剑,这一剑,可以说严重地伤害了中国道教的形象,丘处机口口声声止杀,坚决反对蒙古人杀别族人,但是他最心爱的弟子杀蒙古人,他倒不管。呼唤道教的明贤出来呼吁天下全真弟子抵制《止杀令》,勒令导演道歉!自我炒作的道教青年英俊,你们在哪里?明贤在等待你们结为宗教原教旨邪恶同盟!

演员最大亮点,是成吉思汗。扮演者涂们,我不认识。他简直是为演成吉思汗而来,跟中学历史课本上那幅著名的成吉思汗肖像像极了。而且他的演技无可挑剔,哪怕他十分温和,也能感到他确实就是那个人类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狂魔,他每每沉吟着要说一句话之前,我都有隐隐的战栗,胆战心惊。(此人是鄂温克族,央视张大胡子版的《笑傲江湖》的左冷禅,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演。)

耿乐演去接丘处机的蒙古兵队长。《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是大帅哥,却只是不起眼的配角,而后还疯了。现在则贴了胡子戴了头盔,星光渐无,演的角色就是个大龙套,而且多次被人打得昏死,完全不像能够承担重任的样子。

总之,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失败者,都不是英雄。耿乐多次被打得昏迷。余少群阻师失败,劫师失败,刺杀失败,次次失败,最后中途死在雪洞里。成吉思汗纵横万里,攻不下一个巴斯黑城,黯然撤兵。丘处机挡不了几支箭就受了伤,又不能教成吉思汗长寿之道,承认自己什么也不会,见面之后两年铁木真就死了。(我猜测历史上的丘处机是故意不教养生之术,让成吉思汗早点死。)

电影频道的问题,在于主题过于正确。丘处机成了正义的化身,成了CCTV的化身,不分场合,不问情由,一味强调天不杀生,正确得不该活在这个地球上,正确得使人浑身难过。天如果真的不杀生,为何会有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为何会有冰雹在广东砸死九个人?平时电影频道拍的那些电视电影,尤其是水浒系列,部部叫人看得头疼,看得不想活了。《止杀令》没那么厉害,但到底还是染上了这股病。

 6 ) 止杀令

道教作为炎黄子孙的本土信仰,源远流长。自上古伊始,神仙方术融合了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墨家、易学和阴阳的精髓而衍生出道教。它的根本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柔弱不争,自然无为、济世安贫。其宗义接近佛家的度世人之苦解世人之厄,尚积极乐观之精神,于修身治国皆有大益。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坻全在道教。而“止杀令”讲述的正是道士丘处机一言止成吉思汗西征杀戮的历史。
我觉得这个场景令我十分有感触:丘处机求雨,风起雨落,落在众人脸上的是雨,落在丘处机掌中的是血。水是生命之源,如同血是肉身的根本。世人眼中水只是水,在丘处机的眼中水就是血。有水才有血行于躯,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用这种简单明了的对比方式来阐述艰深的道法让人拍案叫绝!
其中这个第二段:西行跋涉。丘处机带弟子赵道安随刘仲禄西行,一路上有旖旎风光,有满目疮痍,有艰难险阻,有危机重重,但无论何时何地,丘处机不忘弘扬道法,或实践或劝诫。影片或直接或间接,处处体现道法,层层推进,展现主题。它此时要说服的不是成吉思汗,是观众。这段是重头戏。其实真正劝说成吉思汗的戏只有三分之一,前面的这些全是铺垫。这个过程很重要。它通过丘处机的言行体现了道教精神,让观众进入到道教的世界,看明白了,也就明白了最后成吉思汗为什么会被劝服,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看不明白,那套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无所畏惧才是无可救药。这样的情节铺设,都不能让你有敬畏之心,悲悯之心,那么你也就无可救药了。 这一段精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文戏武戏,处处可点。还有第三段:一言止杀。丘处机历经三万五千里的路程,终于见到成吉思汗,丘处机坦言没有长生之药,只有养生之道。成吉思汗感佩其诚实,留他住下论道。丘处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抓住一切机会劝说成吉思汗止杀,彰显道法,最终令成吉思汗班师东还。这一段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是丘处机以水配合草药治疗瘟疫。他以水为喻,言道水乃上天(长生天)最大恩赐,不应辜负水的善意,而上善若水。二是我前面提到丘处机退虎的伏笔,与这里成吉思汗遇野猪化险为夷遥相呼应。丘处机抓住野猪未伤害落单的成吉思汗这个机会,示意上天好生恶杀,上天保佑他,他也应该顺应天意止杀戮。
虽然这部电影票房不高,但是我认为却很有看的价值。

 短评

有心无力

7分钟前
  • 马邦德
  • 还行

制作精良,就是比较平。

10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才一个半小时,我怎么感觉看了三个小时,好漫长

15分钟前
  • Sole
  • 较差

抱着找回忆的目的而去,也成功收获了八十年代的味道,一种改革开放初期国产大片的感觉。历史感还不错,尤其是前面说蒙语。不过真心看不下去,感觉连个基本叙事上的构思都没有,目的、障碍、方向都是一团乱,反正最后是对对付付的把主题给弄出来了。这东西抻长了弄个电视剧还能糊弄糊弄,拍电影太无聊了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看不下去就看看 杨讷先生的 #丘处机“一言止杀”考# ,哈哈哈哈哈

24分钟前
  • boks
  • 还行

摄影和剪辑真是烂爆了,全片都是毫无意义的横摇镜头加黑场转场,莫名其妙的过场戏和音乐也实在理解不能。丘处机止杀的言论简单肤浅,最后用点怪力乱神的伎俩就阻止了大军吸进,实在敷衍地太过分了。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很差

本片的故事和内涵有着成为中国版《天国王朝》的潜质,但是导演对于节奏失败的把握以及各种奇怪情节的乱入使得影片最多也就是《墨攻》的水平。凭心而论,不论是特效还是配乐,影片都有点“大片水准”,可惜的是,除此之外的各个方面都暴露出来了影片的稚嫩,赵有亮出色的表演撑不起菜鸟导演的执行力。

3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非主流

38分钟前
  • 王三三
  • 还行

乏味...李小冉皮肤真好

41分钟前
  • 在风之间
  • 还行

音乐乱插不好。其他的还行。

45分钟前
  • 耶墨蕉风
  • 还行

片名很容易误看成《大长今》

48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止得住杀,止不了死。

50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成吉思汗长的好村还留个娃娃头

53分钟前
  • 迪奥
  • 还行

名字听上去不错,可惜电影拍俗了。

54分钟前
  • 安小洁
  • 较差

什么乱码七糟的。。。

58分钟前
  • 还行

以扯为主

60分钟前
  • daangel
  • 较差

很多场景细节拍的不错,主题催人尿下

1小时前
  • 低俗小说家
  • 还行

3/5

1小时前
  • 豆友16746516
  • 还行

难得的电影,每个情节都莫名奇妙,每句对白都不知所云,每个画面都很粗糙,每个角色都像临时找的,谁看谁傻逼。

1小时前
  • artichaut
  • 很差

在观摩会提前看的。风光不错,战争场面过得去,有些地方表现得比较生硬。总体及格,三颗星,但影片立意较高,现在的商业片很少这么拍,加一星。

1小时前
  • 浪遏飞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