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海洋

HD中字

主演:大卫·爱登堡,希尔维亚·厄尔,本·福格尔,Craig Leeson,巴拉克·奥巴马,Jo Ruxton,Tanya Streete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塑料海洋 剧照 NO.1塑料海洋 剧照 NO.2塑料海洋 剧照 NO.3塑料海洋 剧照 NO.4塑料海洋 剧照 NO.5塑料海洋 剧照 NO.6塑料海洋 剧照 NO.13塑料海洋 剧照 NO.14塑料海洋 剧照 NO.15塑料海洋 剧照 NO.16塑料海洋 剧照 NO.17塑料海洋 剧照 NO.18塑料海洋 剧照 NO.19塑料海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减塑不是宏大的事,而是生活二三事

在做菜过程中,有一天我突然有了”我也用太多塑料袋了吧”的愧疚。尔后,我开始搜索相关的音、视频和书本。《塑料海洋》是一个开始,但我知道它不会是结束。它帮我打开了新的一只眼睛,这只眼睛将带我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途几度有想哭的感觉。我那些无意识的使用和丢弃塑料行为,给这个星球的环境、动物和人都造成了伤害。纪录片把重点放在了”海洋”,但它只是一个引子,让我们窥见自己所丢弃的物品,是如何具体地、全面地、深刻影响海洋及其周边。

地球的全部生态是一个整体。陆地的垃圾会通过不同途径(人为或自然地)被带到海洋中去。海洋中的动物会被缠住失去行动力而死亡。但个更多的(包括海鸟在内)会因为误食塑料而导致消化系统阻塞、崩溃而死。塑料会在海洋里降解掉么?不,并不会。你看不到,是因为它们变成了更小的塑料碎片,被更多鱼类误食。小塑料碎片本身含有、同时后续又吸附了大量有毒物质。即便这种误食没有导致鱼类直接死亡,但也将毒素带到了其身体里,通过循环系统送至全身各处,使其产生各种疾病。而我们可以全身而退吗?不,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骄傲人类,我们在大快朵颐时,也让这些自己扔掉的垃圾,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自己身体里。

还有那些原本美丽的村庄,被占据被侵蚀,变成了常年恶臭的塑料垃圾填埋场。那里的人类,因为垃圾焚烧、土壤污染而患病。塑料对人体的伤害从早期生长发育,到后来的身体机能(引发各类癌症),再到生育能力,贯穿始终。

我们需要更有觉知、更谦卑地认识到: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和这个星球的所有生物一样,我们也只是寄居于此而已。当其它所有生物都只是按照本能在生存时。我们有意识地,主动地选择着生存方式。而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在欲望驱使下,过着过剩的生活。可这种过剩又给予了多少人持久而稳定的快乐呢?但它对地球却造成了持久的破坏,对其他生物和人造成了实际的伤害。

我想这部纪录片于我而言只是探索的开始。当我们更主动、更有意识去看世界时,会放下很多小情小爱小纠结。当我们不再只看见自己,才可以放弃许多无谓的挣扎与攀比。当我们真正开始做点什么时,会真切地感知到自己与世界,与别人的连接。当然,我向来对自己温和,所以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不彻底、不纯粹的环保人士。

但那又如何呢?我还是可以在生活里,做到可持续、无压力的环保行为:

1,减少塑料物品的使用。(1)减少外卖,有条件就堂食或自己做;(2)自备购物袋;(3)视情况将家中常用物品(保鲜盒、盆、刷牙杯、晾衣架等等)逐步更换为不锈钢(但是要注意,不要为了做这些而提早扔掉塑料品,当前有的,就要物尽其用再扔);(4)出门带水杯(不锈钢或玻璃);(5)不喝瓶装饮料;(6)少买袋装食品,实在要买,就买大份的,相对塑料使用率低。

2,将环保意识扩散。

(1)在日常活动中影响身边的人;(2)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环保概念。(3)教育下一代,从小又环保意识和行动!

 2 ) 我呼吁尽量少用塑料和其他一次性物品,该物尽其用。

我们的生活中各种物品都避免不了使用塑料包装,而现在并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进行善后,所以我想,我就尽可能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贵在坚持和实践。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给自己的几点归纳:

1.尽可能不点外卖,想吃时可外出堂食。

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物品

3.尽量减少购买塑料包装的生活用品和零食。

4.护肤品简单化,服装杂物物尽其用。

5.少吃肉。

6.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确实是美德。

暂时只大概想了这些,真心觉得我们该善待地球和环境,人类生活的继续不应该建立在污染和伤害其他物种的基础上,我想多问自己几遍,我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我的生活真的需要做出改变,我缺少反思。

我不是环保主义者,但我想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假如你也想我们就一起做出小小的改变吧。

 3 ) 人类不是地球的过客

塑料海洋,对于人类来说只是一个垃圾的处理厂,而对于鱼类蓝鲸来说就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破坏,很难想象要是人类睡在满是垃圾的床上,呼吸着塑料制品的味道,日常还有误食塑料的危险生活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人类真是自私贪婪到无所顾忌的占领一切动物的生存家园。这让我想到日本准备在太平洋内投放上亿吨的核废水,那又会对海洋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和改变呢,人类总有一种地球主宰的错觉,忽略其他生物的生存,肆意的污染破坏,就如环保学家说的,或许人类消失对于地球来说才是最好的改变。蔚蓝的海洋看似澄澈干净的模样,其实内里早已充满塑料的残渣,我们平时使用的鱼类体内可能就含有这些塑料里的毒素,想想真是够恐怖的。塑料烟尘是致癌的,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么看来塑料真是无敌的发明啊。

台风造成中国石化生产运输的塑料原材料流落海洋,但人们重视起来认真负责的搜寻原料也让人难忘,希望每个国家的人都重视海洋安全,不要再倾倒塑料垃圾入海了。26亿人摄入蛋白质主要依靠海洋,而基本上各个国家的鱼类体内都检测出了塑料制品。海鸟,海洋的环卫工,捡起海洋里漂浮的垃圾给雏鸟筑巢,看到科学家给小鸟洗胃,小鸟吐出许多各种各样的塑料残渣,一只死去的鸟儿胃里居然有234片塑料,鸟爸爸和鸟妈妈从远处的海洋里带给小鸟食物,却不曾想到却因此害死小鸟,一只只保护海洋的鸟类却死在塑料的堆积中,这真是令人发寒,人类真是各种生物的杀手,真正的罪人,海洋是没有边界的一个整体,没有人能涉身事外。

菲律宾烟雾山1号是一个重达百亿的垃圾堆,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垃圾将会燃烧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危害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当地大部分人患有肺病的原因。这让我想起我外婆家在大山里,她们也使用塑料袋,但是没有处理的地方,只能把食物包装袋等一系列塑料垃圾扔在大山深处,可能几百年都得不到降解。。。看完纪录片下单了可降解的塑料垃圾袋和购物用的大布袋,以后会注意生活中对于塑料的使用,不想让地球变得更糟糕了,sorry。

 4 ) 追求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方便

前段时间因为情绪不咋的而接触极简主义,勉强做到了电子产品极简,发现获得了久违的情绪自由。

从极简主义的豆瓣小组了解到“塑料海洋”这个纪录片,真的非常震撼,震撼之余感到深深的无奈。

忘了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意大概是 塑料是21世纪最好及最糟糕的发明。

确实如此,大量的塑料制品充斥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现在的网络如此方便。

网络的便利性刺激了大家对物质的渴望,买买买成为时尚。而买买买势必会增多一些一次性制品的使用率,如此循环,我们愚蠢地认为:事不关己。但整个地球是一个整体,海洋是流动的,那些塑料不会自行消失,只是不被人看见如“掩耳盗铃”,只是成为更小的更易被生物误食的碎片。

看解剖海鸟的尸体,我觉得像是解剖未来的人类。人类不会像“愚蠢的动物”那样把塑料视为食物,可当我们的食物受到塑料污染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吃吗?

塑料污染是不是杞人忧天,看这纪录片你就能找到答案。

而对于这些,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不使用塑料制品,具体为不叫外卖,外卖装食物的容器大部分是塑料(而且外卖吃多了易发胖,易得病。)出门自带杯子,尽量不网购,我发现我并不是很追求美丽,只要能用就好。(这点很好,线下能解决就线下)选择多样化大概是好的吧,只不过目前的我不太需要。我希望我能一直记得今天看的《塑料海洋》的纪录片给我的冲击并严格执行我上面说的。

 5 ) 《塑料海洋》影片

真的是有被震惊到!从名字看得出来,在讲海洋中的塑料,但是你知道当亲眼看着镜头下,从海鸟肚子里剖出占它们体重四分之一重的塑料垃圾的触目惊心感吗?整个胃满满当当都是塑料碎片,大约是两百多块……那个瞬间带给我的震撼,比深潜海底发现酸奶瓶还要大! 100分钟的片子,三次提到,从你开始看这部片子到现在,有多少吨垃圾被投入海洋…… 更令我震惊的是有的人居住在塑料垃圾堆上建造的房子里,从出生到长大一直在那里,在此之前我真的想象不到有人会面临这样的生存环境! 所以整个观看过程我一直都在思考,一直一直在思考,关于塑料,我能为地球做些什么?答案往往令我感到沮丧,我能做的太少了。影片最后,提到的德国对塑料的回收所做出的切实可行的循环真的令我感到欣喜,真的希望这样的技术可以早日推广到更多的国家!这也让我对德国这个国家有了更多的好感!还有奥斯汀这个城市,卢旺达这个国家,他们禁塑,真的让我肃然起敬!很难忘的一个片段,中石化出镜,泄露了大量的塑料原料颗粒,给那片海域带来了深切的灾难。 最后的最后,那只被重新放回大海的海龟潜入海底的瞬间,真的好感动!它因为误食大量塑料无法在海中自由浮起和下潜而被人救起,它可能将海洋中漂浮的塑料袋当做了水母而摄入,所以在它胃里的塑料得到清理重回海洋的时候,看着画面中美丽的水母在下一瞬变成了塑料,感动的感觉还未散去就突然好难过,只要我们人类继续向海洋中投入大量塑料垃圾,它终有一天可能会重新因为这样的问题而面临生存困境。 是呀,我们凭什么把我们不要的垃圾投入海洋,投入他们的家园?相信吧,我们人类投入海洋的塑料,终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体内。而我,能做的便是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尽量对超市的购物袋,餐厅的打包盒,说不。这是15年的纪录片,而现在马上2022年了 ,六年过去了,蓝色的海洋是不是变得更加让人心痛了呢?

 6 ) 拒绝塑料袋、塑料制品

当看到从海鸟尸体里解剖出那一堆塑料时,我被彻底震住了。

2016年在佛山家里时,总是看到角落里有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那里静静地躺着。有时四五个,有时七八个,用扫帚扫了一次又一次,但总是还有,因为我每天在菜市场买菜都会伴随着肉和菜带三四个塑料袋回来。

有一次跟往常一样又看到了这些塑料袋,但不知为何心里却涌出每天用塑料袋这样下去不行的想法,这样实在是很伤害环境。于是就思考着要如何解决这个塑料袋问题。

解决办法之一就是用其他对环境伤害不大的装纳工具来代替塑料袋。竹篮和环保袋,这两个给我的感觉是对环境伤害都不大。但事实上呢,还要考虑这两件物品的生产、运输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额外物。

比如环保袋。生产环保袋需要的原料是什么,这些原料的采集成本如何,制作环保袋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废气、废水产生,运输给各个市场使用的运输成本又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科学调查才行。可惜,本人普通穷人一个,不知该去问谁问哪个机构。百度、图书馆资料却很难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最后忙着工作不了了之。

2017年3月份搬来广州,换了新地方生活却发现塑料袋如影随形,无孔不入,还是摆脱不了它。期间试过一两个星期这样的,拿几个超市那种看上去比较干净的透明塑料袋去买菜,这次用了洗干净晾起下次接着用;想去外面那家便宜又好吃但却只有一次性筷子和白色塑料饭盒的快餐店吃时就拿宿舍里的碗去装回来吃。后面又不知为啥不了了之,宿舍厨房又总是每天都有塑料袋。

在昨晚,跟宿友看《塑料海洋》,看到那位女士从那些海鸟尸体的胃里掏出那些塑料时,我被彻底地震住。这让我彻底地厌恶塑料袋、塑料制品。我想我要从现在做起,要时刻记着,能不用塑料制品就不用,下定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买个竹制菜篮,买菜时蔬菜直接放菜篮,肉类、海鲜、豆制品等先用碗装好再放到菜篮。

2,买早餐吃的面条时不买塑料制品袋包装的。

3,厨余、日常生活垃圾直接分别倒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不再在垃圾桶套塑料袋。有些厨余垃圾直接倒在垃圾桶可能会恶心,但一想到那些海鸟胃里的胃容物,会更恶心。(这点在宿舍的塑料袋用完时开始执行)

4,在外面吃东西时,用一次性饭盒装饭菜的不吃。

以上先暂时4点,也希望大家能共勉,感激不尽!

 短评

了解才会关心,关心才可能改变。

4分钟前
  • 青石
  • 力荐

😢😢😢

7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力荐

特别是从死去动物的胃中清理出的大量塑料,触目惊心

10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力荐

这么说吧,就凭小李子这么多年关注,数据起码肯定比xx统计局准确,乳化怪歇歇吧

13分钟前
  • 力荐

故事由蓝鲸引入很好,由广及微,又由微及广,世界是无数个个体组成,污染是一点一点扩大的,也可以一点一点改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识并重视起来。真相太可怕了,涉及中国的那段还是比较正能量的。

17分钟前
  • 声色画报
  • 力荐

只能说尽量不用塑料产品毕竟现在的商品大都是塑料包装的 每天提布袋出门!讲真德国瓶子回收这个真的可以借鉴下啊 这样一来真的没什么人乱扔瓶子了 毕竟都能换钱呢 片里有句话“人类就像是地球的游客” 太多人都抱着反正就活几十年 地球变成什么样也和我没关系的心态 真的是对不起那些动植物了

21分钟前
  • 乱七八糟
  • 力荐

看得让人揪心又震撼。揪心是,有那么多的海鸟、海龟等动物因体内塑料囤积过多而痛苦死去;震撼是,海洋中的塑料,所谓的分解,不过是变成更小的碎块,碎块塑料又吸附大量毒素,被鱼类食入后,毒素溶入脂肪、肌肉,最后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类体内……很讽刺,最后吃塑料的,是当初丢塑料的人类……

25分钟前
  • 隐子草
  • 力荐

一个快递,一个外卖就把当年的限塑令当屁放了,垃圾分类也半年了,希望不要光喊口号。

30分钟前
  • 塞克里奇
  • 力荐

震撼又揪心。无数次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然而只有这部纪录片带给我极为深刻的共情感。多么讽刺,人类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最终却会随着食物链回到人类体内。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不幸的,无数次被人类破坏,却始终得不到人类的重视与参与。那些捡垃圾的孩子们,他们做着世界上最脏乱的活,在我眼中他们却比那些口口声声说人类离不开塑料随手扔垃圾的富人们光鲜亮丽得多。这部纪录片,更适合疫情时期的我们,多少N95口罩在现在被投入到海洋,而那些小动物们又做错了什么呢?我想,从今以后我都会努力做好塑料垃圾分类,哪怕一个人改变不了很多,毋以善小而不为啊。真的震撼。

32分钟前
  • 源源源源源er.
  • 力荐

看过那么多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 最大的感受就是 如果没有人类的话 地球哪里还需要保护啊…也许人类最光荣的使命不是保护地球 而是瓦解人类

37分钟前
  • 伏柯萧沆的疯巅
  • 力荐

片中没有提及的两点:1. 发达国家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后绝大部分是被卖给发展中国家了,真正在本国获得回收循环利用或者被转化为能源或其他材料的塑料垃圾只占极小一部分,所谓 “成功解决塑料问题” 不过是将垃圾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以后产生的错觉罢了。2. 纸袋的制造和使用比塑料袋多产生70%的空气污染物和230%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水污染物比塑料袋多50%,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可能造成的污染则是塑料袋的14倍;制造食品杂货纸袋所需的原料比塑料袋多40%;生产纸袋所需能耗是塑料的4倍,回收纸袋所需能耗是塑料的85倍,而在再生循环的过程中,比起废弃塑料,纸袋的处理也会排放出更多污水,进一步加剧环境负荷。此外,纸袋在垃圾填埋场占据的空间也比塑料袋大得多了。塑料制品确实需要减少使用,但纸制品并不见得就是更好的替代品。

38分钟前
  • Andrew
  • 推荐

环境保护 保护的是人自己

42分钟前
  • ピラミッド
  • 力荐

看到卢旺达是第一个禁塑的国家震惊了……

43分钟前
  • mafen
  • 推荐

海洋 环保

45分钟前
  • Lucy
  • 力荐

之前曾在Reddit上看到一条高分留言,那人说:“作为一个长期养殖生蚝的,我都不敢用手直接去碰那玩意儿。”当时觉得那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看完本片后,真的胃里翻江倒海。

49分钟前
  • Jin
  • 推荐

很久前,我一直试图告诉身边的人,少用一次性用品、塑料物品……其实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又有多大呢?圈子超不过500,能沟通的可能100,认真听你讲话的可能20,觉得你有道理的可能10,能接受并去做的,可能只有2人…所以现在我更明白,我可以改变的只是自己,少去污染,少受伤害。那些不爱叫外卖,自带水杯,喜欢帆布袋等爱好,都是我保护自己的习惯,会延续。那些觉得地球又不是我家后花园的人,也只能接受这个世界回馈的无处不在的塑料颗粒。德国的回收机构太棒,美国的生产和污染惊人,彩色塑料比无色塑料更有害,那么多受塑料污染死亡的小动物太可怜,食物链顶端的人吸收了更浓的塑料物质。对于我等于复习,但还是打5星。

53分钟前
  • pinkcat
  • 力荐

电影开头那些在斯里兰卡海域打捞海洋塑料垃圾的人和后来在斐济做烟雾检测的人都带着一次性蓝色塑料手套。直到,詹妮弗莱维斯Jennifer Lavers,她用剪刀把死去的海鸟胃部剪开展示里面的塑料,全程都是裸手,没有带一次性手套。原来卢旺达是少数几个禁绝塑料袋的国家之一。

57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最难得的是,并没有只抛出问题,德国和卢旺达,你选择那种模式?

60分钟前
  • ilie
  • 力荐

片子追踪了很多,但还不够深入激进。虽然是个最让人绝望的主题,还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也已有很多技术在尝试清扫海洋垃圾。但微塑料是最无能为力的,最有效的还是直接禁和限很多塑料生产,继续努力回收,改变一次性消费习惯。另外吃鱼有风险,几乎一定会将丢出去的吃回来。

1小时前
  • fro🌈t
  • 力荐

看过《渔业阴谋》以后再回来看这片,连片末最后的一点点对未来的美好畅享也变得像政治宣传和营销手段一样让人失望。

1小时前
  • 涵哥吉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