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何炅,汪涵,于朦胧,赖雨濛,周涛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剧照

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3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4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5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6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3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4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5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6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7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8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9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孔子哭墙足足1分40秒,有点问题

孔子哭墙镜头

满怀期待地看湖南卫视的人文记录大片《中国》,画面果然精美无比,不过讲述内容与画面的匹配度有点不尽人意。从公元前517年鲁昭公兵败逃齐、孔子闻后内心痛楚、之后赴齐追随昭公遭冷遇而返鲁,至公元前510年鲁昭公去世并交代孔子年龄,七年四件事情的画面全用孔子伤心哭墙镜头,足足1分40秒。前面山洞青铜冶筑、孔子参观老子工作处所及后面多处也是如此,有点美中不足。

单说孔子哭墙这一段,既然影片九成以上画面是情景再现,那孔子赴齐追随昭公遭冷遇的讲述也不差配一段鲁昭公左拥右抱无视孔子劝谏的画面,然后再让孔子回到这墙边做下内心决择岂不更好。有点问题…….

先给个三星半七分吧

 2 ) 立意过大,内容贫乏,不推荐看,浪费时间

总体来看不如河西走廊,导演不是河西走廊导演,是河西走廊制片人。

看不下去了,弃坑,建议看中国通史这种干货满满的百级科普纪录片,中国社科院监制的,很多历史老师都曾经用来当作教学资料放映过。这个纪录片中国内容贫乏的我当作打发时间的视频都嫌慢。场景、配乐等等都不错,微博上面不少人截的美图也很好看。但对于纪录片来说,这就是锦上添花的内容,剧情拉垮决定了整个片子直接让人看不下去了。这个片子的内容量在我看过的不同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纪录片里面排倒数,倒数,倒数!我想看4k高清影像我可以自己去b站找一堆!正常说话都不会这么拖拖拉拉的十分钟的内容量水到四十分钟!

目前第一集感觉还不错,前五分钟脑补的故事情节太多了,什么孔子如何回头之类的太多了,古代的文言文就几行字讲了很简略的故事,结果你脑补一堆故事细节放在纪录片还用旁白详详细细讲出来,你这不是误人子弟吗?非常不合适。你找演员拍视频为了视频效果演员必须加入大量的动作细节很正常,但你旁白把这些脑补当作科普讲出来是不是歪曲史实了?尤其是纪录片和影视剧不一样,后者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前者有一定科普作用的,不少人看了之后会当真的。不过后面好多了,立意还不错,尤其是结局的时候。剧情暂时不如河西走廊,但是画面和立意还不错。

第二集,老毛病了,编剧脑补了太多的剧情,纪录片这样是立不住的,过于空泛了,部分地方言之无物,没有讲出来什么。部分内容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要那样详细讲,初中历史课本都比这个内容多。这是纪录片不是儿童科普片。庄周的比孟子的好一点,但是庄周剧情长度比不上孟子的长,所以总的来看不如第一集。部分镜头太惊悚了,比如结尾那个持灯男孩的脸部特写……是鬼吹灯吗?最后也没有让人惊艳的立意挽留我的观感。

第三集,还是老毛病了,荀子和韩非李斯的故事讲的拖拖拉拉的,提供的内容很少,结果拖拉了四十多分钟,告辞了。一集近一个小时,我坚持了近三个小时,太劝退了,实在是过于简单无聊了。我刷个淘宝喵运会还给红包呢,这乏味空洞充满臆想细节的内容可以带给我什么?

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立意过大的同时内容贫乏,你要么立足中国像《中国通史》一样扎扎实实拍一百级这样超乎寻常的长度,要么像《河西走廊》一样聚焦一处可以拍的集数少一点,这放在毕业论文里面就是第一步选题就出了问题,题目过大撑不起来,后面更是不用看了,得直接被导师骂死。

主要是这片子里讲的百家争鸣部分实在是太基础的知识了,初中可是义务教育历史中考啊,百家争鸣也是考试重点啊,中考都背了几轮。估计大家在当年上初中的时候历史老师肯定要求背诵过很多遍的百家争鸣了。百家争鸣内容量很高,那么多学派那么多人,但是这片子讲述的部分感觉还没有初中历史课本多,几页纸的内容拖拖沓沓讲了多少集了,而且这一集只提了几个人,还没有课本讲的全面,和《中国通史》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3 ) 六星双雄——生日记

中国,胜在脉络清晰,河西走廊,胜在格局弘大。二者,是我心目中的纪录片双雄。

1-6集,讲春秋战国、秦和西汉。慢条斯理地展开了,国术从百家争鸣、法家、黄老、到儒家的切换,制度从分封、郡县、半分封半郡县、回到郡县的更迭。

而伴随思想和制度的曲折前行,是基建和版图的不逆扩张。秦花了六世、一举歼灭六国,汉也差不多花了六世、一举囊括河西、南越、古滇。真正懂了“厚积薄发”的力道轨迹。

7-10用了五集,摊开了魏晋南北朝的气象:东晋的司马和王导(南方开化),北魏的拓拔宏(胡汗融合),南梁的萧衍(佛教改造和均势南北),西魏的宇文泰(关陇八柱国),在历史上应该拥有姓名。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才是中国的佛教,纵使低谷,也带着旁若无人的刚,强者恒强的强。魏晋的风骨,不能只看风,不看骨。

没有这纷乱的三百年里,北方的融合、南方的开化、强人集团的崛起,又哪里来的隋唐的三百年。这三百年里,水落石出,图穷匕见,才让人真正看清历史的真相。

 4 ) Today how should we judge the classical culture?

There are so many times that I have studied about the ancient culture about our nation, I am so much happy and excited every time when I met it.

but when I exactly to say something for it, actually I have no words.

I always doubt myself that I don’t have any abilities to discuss about the ancient culture, one important reason is I was born in a far away city from our capital and the center of our culture.

so I doubt myself when I need to say something academic enough for this huge topic. But, I know I cannot avoid it all the times.

in addition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why I choose to be a student of Mr.Yu, his ideas so much touched me, let me totally felt the beauty of the our ancient cultre.

nowadays to face this documentary I do believe there are a lot of words to say, but where should I start?

history is totally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just like a lot of thins in this world, it is not a very easy thing to find why today we are such a character and culture by some simple words, but it is quite worth try to get more details for history when we have conditioned, cause this really could help us to feel more about this world.

 5 ) 《中国》,外交家班超一生太值了,年轻时吹的牛63岁全部实现

纪录片《中国》实在太好哭了,从开始看到现在没几天,我好几回没忍住。

纪录片能看哭,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大美,从音乐到画面,美得让你心动至极,甚至想哭。

还有一种,是纪录片讲述真实人物的命运,看似波澜不惊,却内有惊涛骇浪,让人动容。

《中国》既有艺术的美轮美奂,又有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

怡儿想在这里为你讲述的是,最近正在看的一集,东汉外交家班超年过不惑,找到自己一生的使命,花了31年平定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出身文人世家的班超,如何找到自己从“武”的人生使命?

41岁的班超,面临东汉时期西域复杂形势,如何一次次化解危机,带领将士建功立业?

1 史学世家,却想从戎,班超难道投错胎

班超的出身不可谓不显赫,却活在自己父亲和哥哥的影子中。

他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修撰人班固是班超的哥哥,就连帮大哥修书的班昭都比班超更像班家才学传承人。

班超在这个家,有点格格不入。

虽然也跟随父兄读书,却总想着自己的未来不在书桌前。

他发过宏愿,“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他渴望在异域,像张骞一样万里封侯,建功立业。

在纪录片《中国》中,我们也看到班超不像一个书生,更像个武将。

年轻时不得志,先是抄书养家,好不容易做了兰台太史令,又很快被撤下。

四十一岁,如果有思维定式,这是一个再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年纪。

班超,距离他发下封侯宏愿,已经很多年过去了,眼看还要继续父兄的事业,笔砚中度过一天天。

谁知,命运发生转机,他有一个机会,和窦固一起出使西域。

在西域,他遭遇一次危及生命的事情,居然找到人生使命。

班超投笔从戎的夙愿,有了可能。

2 绝境是勇者的机会,41岁的班超找到一生所愿

班超已经41岁了,今天,这个年纪就是中年,需要安稳度日了。

在古代,这个岁数更是奔着安稳的老年生活走了。

可是,他怎能放弃自己渴望在异域大战宏图的愿望?

这个有点沧桑一直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中年人,在绝境中迸发出极大的生命力。

为了对抗北方的匈奴,他带着30多人的使团来到西域,准备收服诸国。

在鄯善国,班超带领的东汉使团先是受到很大的礼遇,后来却被怠慢。

经调查,班超发现匈奴使团也来了,共有一百多人。鄯善国王的态度发生变化。

在当时,这几乎就是绝境,如果不立即做出决定,很有可能东汉使团会被匈奴所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班超在绝境中,果决行动,带着使团,夜色中点燃匈奴帐篷,团灭匈奴使团。

班超一战成名,带领将士以少胜多,一举拿下匈奴使团。鄯善国归附汉朝。

绝境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意味着绝望,对班超却是难得的机会。

他表现出超凡的决断力和行动力,再使西域,他又表现出胆识过人的一面。

从于阗到疏勒国,他都当断则断,有勇有谋。

他知道疏勒国的国王并不名正言顺,于是帮疏勒国另立国王,从而收服他们。

班超不爱案头工作,但史学的底蕴还是帮他了解西域各国国情。

已过中年的他,有胆识,有超越年轻人的见识和决断力,他意识到突围绝境就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从此,他成了东汉收服西域各国二人选,中年班超朝着他一生使命的征途,狂奔而去。

3 从41岁到71岁,班超把年轻时吹的牛变成现实

中年才找到人生志向的班超,从此走向开挂的人生。

他带着仅仅30多人的外交使团,收服了西域很多国家。

后来在老皇帝驾崩,新帝刚立时,匈奴乘乱滋事,班超硬是和疏勒王一起硬撑了一年多。

后来,班超更是以夷制夷,率领一万多人的属国兵马,征战四方威震西域。

他向准备放弃西域统治的汉朝新帝建议,彻底收服西域诸国,可以断掉匈奴右臂,对东汉王朝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其中详实讲了西域的情势和历史地理现状,就像现在的大数据,有理有据。

如此,皇帝折服,派强兵和班超一起彻底收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班超投笔从戎,从来用的不是蛮力,他以夷制夷,以小博大,用史料数据说话的都是自己的谋略和胆识。

有人说,他治理西域不过如此,因为他说在西域最重要的,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不能太过严厉苛刻,要抓大放小。

后来,班超的继任者因为太过苛刻,没有处理好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而影响到后来的治理。

可见他不仅舒适西域的历史地理,更懂得和他们的相处之道。这就好比,用理论和人交流,还是用智慧和情商和人打交道一样。

班超用胸中的外交韬略和实干的军事才能,终于把年轻时吹下的牛变成现实。

永元95年,班超因军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远离都城的西域,实现了万里封侯的志向。

这一年,班超已经63岁了,距离他初建军功有整整22年了。

写在后面

班超用行动告诉我们,中年为大志出发一点都不晚。

因为你可以把中年以前积累的经验,学识和谋略,都用到未来的事业中。重要的你不能失去年轻人的勇敢,面临绝境依然可以挑战自我。

万里封侯的班超,用他的后半生,践行了他的一生志业。

有人说,班超是幸运的,因为他活到了完成大业的那一天。他身边跟随他一起的将士们,很多已经不在人世了。

也有人说,他是不幸的,大业虽成,却几乎半生都在远离故土的西域生活。

人各有志,在于他是否满足了自己的人生心愿。

我想,一个人能找到自己此生志向,并一路走下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也是幸运。

班超完成的是他的志业,同时也是东汉王朝的大业,这更是一种幸福。

虽然他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年才回到故土,叶落归根,但他的内心是坦然的,他还培养了后来继续大破匈奴留下书籍《西域记》的儿子班勇。

当我看着苍老的班超,一身朴素,渐渐消失在归国的马车上。

忍不住想说,班超,这一生,他真是值了!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年龄、环境等客观原因,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么?你认为班超的人生到底值不值?留言互动,写你所想!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侵删!

@怡儿话书影,用故事力,给生活加点能量

 6 ) 看了纪录片《中国》,每个娃都能对中国历史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斯嘉丽聊电影

文/斯嘉丽

斯嘉丽的第493篇影评,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三连,在影视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最初我对芒果台做的纪录片,是拒绝的。

芒果台在我眼里一直是大型流量制造现场。流水的综艺,铁打的芒果;流水的明星,铁打的芒果;流水的热搜,铁打的芒果。这,才是芒果台的正确打开方式。但是看完第一集记录片《中国》,我知道我错了。

这是一部乍一看,还以为是央视爸爸拍的纪录片。因为众所周知,天朝最终有文化的电视人,都在央视。《国家宝藏》了解一下?

要不,也应该是东方卫视制作的,毕竟《诗书画》节目我带着娃每期都看。

或者,是河北卫视做的?他们家可是做出《邻家诗话》的啊,这个节目娃带着我至少每期看了三遍。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开篇的画面就告诉我,这绝不是大宝贝《云中歌》里的塑料花。

第一集,春秋。以老子和孔子的世纪相遇开场,以孔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历程为线索,走过一集。以旁白始,以旁白终,人物演出了旁白的意境万千。

看完第一集,我特别庆幸自己叫了娃一起看。这简直就是一部检验和学习孔子思想的最佳普及作品。

01 看故事,还亲切地配个旁白解释,娃的历史课它可以包了。

旁白以孔子奔波的一生为线索,中间串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等于你看故事时,还有人帮你从旁讲解,多么省时省力的文史学习啊。

比如:

在讲述孔子为什么要复兴周礼时,画面是几个彪形大汉攻击一个小孩子,并往地上扔了一条鱼,这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这个idea值得10086个赞。

再比如:

孔子其实是中国第一个开民办学校的人,有教无类,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看到这里,娃暂停了,给我讲述了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最有钱的是子路,等各个弟子的故事。这是她自己在《中国童话》(36册)里看到的。感谢台湾汉声出版社。

再比如:

孔子周游列国时的故事,我暂停了,跟娃讲了有人想要砍树害孔子,但孔子处之泰然不躲不避的故事。然后下一秒,我按了播放键,就出现了这个故事。我就喜欢这种跟家长想得一样的历史纪录片。如果我们知道的,纪录片里都没有,这个含金量就值得商榷了。

再比如:

当出现楚狂人接舆时,两个娃都尖叫了。因为上个月我给她们讲《世说新语》邓艾口吃这个内容,就有说到这个典故: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于是我们就暂停,娃们就把接舆的台词念了一遍。这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让我们连接舆是汪涵演的都没发现。

02 旁白和画面,是一对配合默契的解说老师

对于想要让孩子们了解孔子,学习论语的家长来说,这部纪录片实在太合适了。旁白虽然没什么语气(这不是我的看法,是娃的看法。)但是正因为这种内敛感情的口述,让人更容易被内里的人物吸引和打动。如果人物还没嗨,旁白自己就嗨起来了,这个故事谁做主?人物还有没有一点自己的地位了?所以我觉得旁白的尺度很好,不逾矩。

但是,情绪内敛只是旁白的第一个优点,它还有另一个优点是点到即止。这是文案与画面的相得益彰。因为毕竟只是纪录片,不是要演出孔子和谁的相爱相杀一百集。让大家明白这个思想巨人所走过的高山低谷,所流淌的大江大河即可。

比如:

孔子周游列国时,总是在笑,有时还在歌。这是真实还原了。因为孔子本身就是很乐观和喜欢唱歌的。是个豁达的智者,总能在置之死地时后生,又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所以在这些旁白出现时,画面的状态与旁白可以说是完美互补。

再比如:

在说到孔子坚守七日,终于等到了子贡拉来的楚昭王的援兵。画面上是孔子和弟子开心地趟水过河,开始是用腿击打出水花,接着就在那条小河里一直走一直走。

娃就说:“为什么走这么久还没到对岸?是不是这件事会有阻碍?”接着就听到旁白说楚昭王逝世,孔子这次又失败了。所以不要觉得画面的深意孩子看不懂,他们懂的。

这就是旁白和故事的双赢。大家各司其职地为一部纪录片呈现客观的视角。

总结:

这部纪录片绝对能让你和你的孩子,对孔子和他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让你不需要灌输,也能让孩子对孔子的故事印象深刻,张口就来。香港教育局发了一本建国70周年纪念品本子,每一页的底下都有论语里的一句话,我家两个娃竟然喜欢得不得了。

伟大的思想,值得有趣的延续方式,对吧?

娃看完以后强烈要求改天看其他集。催更!

2020/12/12于香港

 短评

我觉得文本挺好的,适合休闲娱乐听一下。

7分钟前
  • Ada
  • 推荐

意象美得空洞,文本膚淺得可怕

8分钟前
  • matsuo-m
  • 较差

纪录片《中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质感也很不错,静下心来观看,仿佛自己就是处于那个环境之中!

12分钟前
  • 吃个桃桃好凉凉
  • 力荐

看了一集,孔子是很伟大,但如何能代表整个春秋?单一的儒家,如何撑得起“中国”二字?

14分钟前
  • 杨大侠
  • 还行

芒果这次真的可以,演员、摄影和服装质感都不错,比黄金档播的什么震撼大剧史诗大剧良心多了

17分钟前
  • F
  • 力荐

1.看过第一版ppt,看过最后一版成片。2.成片是在电影屏幕,8K电视,苹果电脑三个屏幕上同时观看的,体验差别极大。3.树很漂亮,景很大气,6.5K和全画幅很震撼,值得换个电视。

21分钟前
  • 沛沛
  • 力荐

导演:周艳,撰稿:邓建永,顾问:沙武田,摄影:罗攀,旁白:周涛,配乐:梅林茂、徐鲤,实地取景,名角客串…………芒果高层大概是看了《河西走廊》觉得太好,这次干脆无限钞能力,这配置堪称纪录片顶配。就是吧,这主题太宏大了,单讲思想史恐怕不太够。

25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热评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国的大一统王朝无一例外采用外儒内法的策略,没有这个外儒,还早结束封建王朝?你现在估么着和欧洲一样,小国邦联好吗,你所说的所谓思想固化之类的东西那都是朱熹的东西了,而强调思想解放天理即人欲的王阳明,恰恰也一样是儒家的圣贤,真就一点哲学不读就开始装杯呗?也是豆瓣饭圈母🐶化了,也不能指望母🐶们能耐心读读书

27分钟前
  • zafg
  • 推荐

摄影是罗攀,按电影来拍的,画面极其考究。全程搬演,感觉叫专题片更合适。从思想文化切入,细数风流人物,讲述中国何以为中国,挺好。

30分钟前
  • 蚊子凌
  • 推荐

娱乐至死玩不过湖南台,严肃文学也玩不过湖南台

32分钟前
  • 九个王
  • 力荐

看了第一集,蛮不错的。制作精美,有电影的质感。扣一星给内容,作为一个普及的纪录片,门槛蛮低的。很多地方没有深入,导致我边看看,就边去搜搜资料。而且虽然叫春秋战国,但其实只讲了孔子而已。不如叫人物志,估计就边也差不多吧。本来以为起码也会讲讲春秋各国啥的。对于真的想学到什么一些东西的人而言,内容有些空洞啦。就只是大致上的介绍,也没有对孔子思想上的一些理解层面的东西。

33分钟前
  • 维洛烈嘉
  • 推荐

太吃升格这一套了,画面好美好仙,喜欢

38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拍的像《三字经》,有点低幼。。但无法不爱中华文明。。或许是为了面向广一些吧,文案用的是文艺体,不是学术体。(另作为娱乐界的翘楚,卫视里的先锋,芒果似乎也总是在娱乐里藏了些情怀。比较厉害的是时代情绪踩点大都快而准)

43分钟前
  • 狐狐_狸狸
  • 还行

画面和配音都很喜欢,但是为什么演员表的人就几个比较有名的,其他演技好的戏骨演员不配有名字吗??周涛主配音还是放在最后……

46分钟前
  • xw
  • 推荐

从屏幕上看就能感觉到满满的制作诚意,每一处都能截图当背景的画质、周涛老师深邃而又有力的旁白等等,可以让人更深处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7分钟前
  • 黑糖乔一
  • 力荐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生不逢时还偏偏一腔热血在我看来都是理想主义者(没有贬义)相反老子 庄子就洒脱些 过得也自在话说我万万没想到 秦国篇竟然提到喜国家宝藏第一季的时候我太爱"云梦睡虎地秦简"了班超一家子都好厉害👏🏻司马睿还是不够睿智与其在意眼前的这点无权无势困境不如养精蓄锐 等待实机王导是个好知己好臣子我一直以为佛教与生俱来的戒律就是荤酒不食结果是引入我国后被萧衍用皇权强制执行的😦苏绰发明的"朱出墨入"记录方式沿用至今👏🏻杨坚推创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杨坚独孤伽罗是不是史上最恩爱的帝后如果要穿越 必选大唐盛世

49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画面很好看,有美感有质感。配音有些意外,之前没看过女声配音的纪录片,周涛的这种配音风格意料之外的喜欢,有讲述者的感情和旁观者的冷静,期待下一集。

51分钟前
  • 西北孤狼
  • 力荐

估计这纪录片是准备从春秋讲到大唐,不错,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出现,文化自信就是大国自信。解说词、情景化表演、摄影等,都很好。不愧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芒果台,很棒!

55分钟前
  • 钱自由
  • 力荐

不好看,历史是要有观点的,如果仅仅是“美”,观众看了以后不能引发思考和共鸣,而是沉醉在“大国自信”中无法自拔的话,和市面上的恋爱脑国产剧比也不能高出许多

60分钟前
  • 马尔克莱尔·安
  • 还行

现在湖南卫视是走精品路线了吗?这个纪录片,好听的配音,好看的风景,最让我惊讶的是,还有意象的表达。印象最深刻的是,通过竹简的掉落,表述当时孔丘的震惊。看了第一集,有张有弛,值得推荐

1小时前
  • 无恙&好眠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