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HD中字版

主演:彼得·费奥多罗夫,阿纳斯塔西娅·米库尔钦娜,叶夫根尼娅·马拉霍娃,雅戈尼娅·库兹涅佐娃,索菲娅·莱贝德娃,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叶卡婕琳娜·维尔科娃,阿纳托利·比利,达里娅·莫罗兹,马克西姆·德罗兹德,维克托·普罗斯库林,伊利娅·阿列克谢耶夫,本杰明·施皮勒,奥尔加·罗蒙诺索娃,斯蒂芬·韦尔克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15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2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6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6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7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19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夏天,瓦斯柯夫准尉(皮欧特·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带领着他的女机枪手们驻扎在一处偏远的村庄中,某日,班长丽达(阿纳斯塔西娅·米库齐娜 Anastasiya Mikulchina 饰)意外的撞破了两个德国士兵要袭击苏联重要军事基地的阴谋,她火速将这一消息带回了部队中。  瓦斯柯夫准尉带领着丽萨(索菲亚·列别杰娃 Sofya Lebedeva 饰)、迦尔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饰)、索妮娅(雅戈尼娅·库兹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饰)、冉妮娅(叶夫根尼娅·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饰)和丽达,这五名部队里的精锐人员前往丛林之中一探究竟,等待着姑娘们的,除了狡猾的敌人外,还有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战争安魂曲搭车有戏萨拉邦德拆弹专家2粤语我是女特警一楼一鬼斗破苍穹·止戈大饿日本小偷故事凉宫春日的消失一个都不能落下放·逐 (粤语)我的高中时代爱尔兰城堡传说第一季心动讯号下女1960无处可逃2012牙买加旅店摩斯探长 第三季春闺梦里人龙虎少年队2鬼玩人 Evil Dead (2013)刀见笑我的阿呆弟弟银狐泰版对不起,我爱你LAST MAN-全盲搜查官热血姐妹团一千零一夜地狱城夜行者僵尸战士海上倒计时国语火线对峙2005猪猪侠之恐龙日记第五季我把老师缩小了蓝龙:天界七龙小鬼神偷换心医生们野兽2006血域燃烧自白IP~网络搜查班

 长篇影评

 1 ) 算是影评

现在那些有闲心看电影的小伙伴们,你们看的都是什么电影呀?男的,大概都在看加州老州长吧,女的,大概是新娘大撕逼?还是聂什么的?而我,作为一个高逼格人士,是断断不能碰这些的。要知道,我们看的不是电影,是……是……情怀,情怀!情怀!(因为重要所以说三遍)你懂咩?
   我今天说的这个情怀,叫做《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你们这群人应该依稀听过这个名字,不错,它原本是苏联时期的小说,作为苏维埃祖国和慈父斯大林同志的坚定拥护者,我可以跟你们讲,这本小说我两年前就看过,如今虽然细节记得不清,但具体框架尚且耳熟能详。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我知道你们都不会看的所以我就剧透啦)是一个男人和5个女人一起和对方16个男人在水边打野战(误)……呃,我是说,伟大的苏维埃工农红军这边一个男的准尉(不是政委差评)带着5个女兵去拦截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一支16人小分队,然后5个女的都死了,最后政委(咦?)---准尉,怒气值爆棚之后获得“无产阶级的怒火”超级Buff,一个人把剩下的敌人全部俘虏了。
    故事就这么个事。至于电影怎么拍,那又是一回事。不得不说,就“忠实原著”这一点,这片子绝对可以得满分,从开头的准尉误入女生宿舍到中间女兵唱起《喀秋莎》,到女兵要求共产党员主持共青团会议,全部和原著严丝合缝,丝毫不差,搞得我想开喷都找不到理由。最后那个女兵班的班长临死之前说她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我还以为她要交党费。还好并没有。
   在我进影院之前,我本以为,像这种情怀片,我应该可以在放映厅里睡个好觉,但是没想到观众居然还坐满了,估计他们也都是文艺青年。并且令我无比震惊的是,我居然还发现了一个身穿红军军服的哥们。就冲这个,我这一趟是赚翻了。
    电影的枪声比较真实,至少比国产抗日剧好。爆炸的镜头很少,因为原著里就没几次爆炸。大约导演同志觉得正剧缺少大场面,有点不太好,于是就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回忆的片段,在片段里弄了些坦克之类的大家伙,并把这些镜头扔进了预告片里。·不过这些镜头加起来没超过十分钟,而且女兵们在瀑布下面赤身裸体洗澡的镜头被剪掉了,如果你不是情怀党,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预告片骗啦。
   今年是什么日子,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这电影的目的,我就不多言了。说实话,我觉得他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日瓦戈医生》。比起反法西斯来,这个更有现实意义。

 2 ) 空有皮囊,情怀不再

原载澎湃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7661 那一年我刚刚开始学俄语,疯狂地搜罗能找到的各种苏俄电影资源。一个初夏的傍晚,花了3个多小时看1972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紧接着找来原著一口气读完,前后用掉半包纸巾。不明白作者和导演怎么可以这么残酷,把五个如此美好的生命撕碎给我看。 1942年夏天,驻守会让站的准尉瓦斯柯夫意外成了一批女机枪手的长官,她们英姿飒爽,个性鲜明。一天,班长丽达在树林中发现两个德国士兵计划偷袭。准尉带领5个姑娘搜索丛林,却大大低估了敌军力量和环境的艰险,在力量悬殊的周旋与交锋中,鲜花般的生命一个个消逝在白桦林。 如此虐心的故事,好几年都没敢再看第二遍。直到今年5月,欧洲国家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胜利日前夕,我带着重温经典的心情走进乌克兰基辅的一家电影院看这部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然而,俄罗斯爱国摇滚红歌组合柳拜欢快的片尾曲响起时,我满脑子都是忿忿不平——纸巾都准备好了,你就让我看这个?! 作为在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俄罗斯故事,《黎明》震撼了整整两代人。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发表于1969年,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导演的电影1972年一经上映就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改编话剧也多次被搬上舞台;2005年,央视与俄罗斯合拍的19集电视连续剧再次掀起热潮;今年8月25日,列纳特•达夫列吉亚洛夫导演的新版3D电影登陆内地,11月,国家大剧院还将上演原创同名歌剧,共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其中,公认最贴近原著精神的改编是1972年的苏联电影,大多主创人员都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因此无论剧本、演员、拍摄还是剪辑都难以复制。长达3个小时的细节铺垫和经典的角色刻画让该片早已深入人心。 因为熟悉,所以比较。早在今年4月,电影还未在俄罗斯首映便出现了抵制的声音。当年的女主角之一,扮演丽达的伊丽娜•舍夫丘克公开表示对这部翻拍作品完全没有兴趣。对此导演不断喊冤:“新电影不是翻拍之作,而是对原著小说的全新诠释。” 这种解释并没有太大说服力,因为许多镜头都与1972版十分雷同,甚至5位女主角的发型都差不多。而很多原著中不存在的片段被完全沿用下来,如1972版中冉妮娅之死可以说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她像一只矫健的鹿穿梭在林间,手上的冲锋枪怒吼着,一边把敌军从受伤的同伴身边引开,一边勇敢地放声高歌。 此前,导演达夫列吉亚洛夫只执导了为数不多的几部喜剧电影,主要从事的是制片工作。他很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他坦言,这部电影是用年轻人的语言拍摄的,希望他们不忘历史,铭记战争中脆弱却永恒的美。他自以为可以重塑那个经典的故事,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今天演员的神韵早已与那个时代相去甚远。 《黎明》的原著小说取材于真实事件,作者有意将男兵改为女兵,以加强故事的悲剧性和感染力,通过战争和女性这一独特视角,塑造了饱满的人物形象。 原著中的五个女主角,有的魅力逼人,有的相貌平平,有的干瘪瘦小,有的活泼健壮。她们虽为军人,也爱美爱八卦,也任性偷懒,也会胆小怯懦,她们个性迥异,有血有肉,真实得像身边的每一个姑娘。战争无情地葬送了她们的爱情和梦想。 可以理解,导演想要演绎战争背景下“美的毁灭”这一悲剧经典主题。然而新版电影里,我们看到的“美”是5个穿越回去的明星超模,清一色天使脸蛋魔鬼身材的洋娃娃,每一个都有大大的眼睛,纤细的腰身和丰满的胸部,她们机械地念着台词。她们太过相似,以至于那段著名的澡堂戏里,差点让人分不清在夸谁。 导演表示,挑选女演员着实费了一番工夫,于是,热情不羁,活泼勇敢的冉妮亚被导演的新婚妻子演成了一个看起来心机很重的冷美人,她在悬崖上走投无路,面对敌人忽然微笑着说“你们好”时,我已经完全出戏了。作为5个姑娘中最有战斗力的角色,演丽达的姑娘表达坚强隐忍的方式则是从头至尾板着脸。 《斯大林格勒》的男主角彼得•费奥多罗夫从一开始就是准尉角色的不二人选,然而他的表现只能勉强及格。原著中,准尉是个有经验的战士和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更像女兵们的父亲,而不应是个从头到尾使劲皱眉头,捏着嗓子吼人的楞头青。又忍不住提起1972版——当时的男主角安德烈•马尔迪诺夫年仅26岁,却将32岁的准尉拿捏得十分生动到位。 每一位主角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而两版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故事的叙述。1972版用虚幻的布景和彩色画面来表现女兵们曾经拥有或可能得到的幸福,再用黑白画面展示战斗生活。新版电影则现实地展示了角色各自的故事,剪辑紧凑,细节表现也较直观,可是伴随着每段回忆突兀响起的旁白和大同小异的煽情配乐,实在过于简单粗暴。 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剧情还做了一些意识形态的调整。丽莎的守林人父亲变成了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富农,秘密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带走了弃婴迦尔卡的母亲。用编剧的话来说,“尽管没有理由热爱苏联政权,她们依然走上前线,为国战斗”。原著中自然不会表现一丁点这种思想。 很遗憾,新版依然延续了对敌人的妖魔化,砍掉了原著对纳粹德军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他们在剧情中唯一的作用就是杀人和被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仇恨。此外,新版结局被大刀阔斧地砍成了一个场景:会让站又调来了5个年轻女兵,准尉一抬头,眼前浮现的是5位刚刚牺牲的姑娘。似乎连传达的精神都变了味道。 不可否认的是,新版《黎明》拍得十分赏心悦目。影片摄制于俄罗斯西北部卡累利阿地区,镜头滑动,掠过广袤森林无言的苍茫。雾霭沉沉,笼罩着静谧的树丛和沼泽,营造出近乎神圣的氛围。穿越沼泽的一段戏,镜头贴在水平面拍摄,观众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后半段丛林战节奏紧凑,动作真实,惊心动魄。伪装伐木女工阻拦敌军前行那场戏,冉妮亚脱下衣裙跳进湖中,美丽的背影,阴影中的德军,准尉的枪口,对岸的匕首,湖畔回荡着颤抖的《喀秋莎》,伐木声声如紧张的心跳。 不过话说回来,观影过程中,我最期待的要数“静悄悄”。电影一直试图模仿好莱坞战争片的配乐,或大气磅礴,或忧伤抒情。镜头在树林和湖泊间穿行,我却因为配乐串戏到了《指环王》……虽然单拎出来不难听,但重复过多,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真正应该安静的时候,耳边依然音乐不断,实在难体会这里的黎明哪里静悄悄了。 总体来说,新版《黎明》的情节和对白都较为尊重原著,但两个小时的片长实在容不下6个主要角色,导致铺垫不足,诸多细节和情感都难以层层展开。可导演却一再添加裸浴戏的噱头,也不考虑中国观众能不能看到。 平心而论,相比近年来俄罗斯出产的其他战争片(如前两年的抗德神剧《斯大林格勒》),新版《黎明》已经算得上是良心之作了。凄美动人的故事,颜值爆表的5位女主,大气恢弘的美景,扣人心弦的丛林战,大片式的音效和配乐……然而这一切依然像一个漂亮的皮囊,包裹着单薄的人物和空洞的情感,怎么看都是别扭。真诚和情怀,大概是当代俄罗斯电影最缺乏的东西。 P.S.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乌克兰静悄悄地上映,静悄悄地下线。 胜利日前夕,首都基辅的电影院偌大的放映厅里只有不到十位观众。 自从去年俄乌两国关系僵化,乌克兰政府取消俄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至今,乌克兰的电影院里只能看到乌语配音的译制片,好在俄罗斯电影没这待遇,不过也配上了字幕。今年6月起,乌克兰更是开始禁播俄罗斯电影和电视节目,于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便成了今年出现在乌克兰电影院里的最后一部俄罗斯电影。 然而,全乌近半数电影院拒绝上映该片。电影院对此的解释是,在乌克兰当今糟糕的经济局势下,该片无法带来商业盈利。其他同期上线的新片能贡献更多票房。 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_╰)╭ P.P.S. 有脸盲的同学反映分不清5个妹子也记不住名字,让我们来按出场顺序梳理一下: 暗恋准尉的西伯利亚小姑娘叫丽莎·布里奇金娜,跑回去报信的路上溺毙沼泽; 半夜回家看孩子,打下飞机的是丽达·奥夏宁娜,重伤后开枪自尽; 因为做小三被下放部队的大美妞是冉妮亚·喀梅莉科娃,中弹后坠崖(八卦一下,演员曾是乐队主唱,去年嫁给了本片导演,两人相差27岁); 俄罗斯诗歌爱好者,犹太小翻译索尼娅·古尔维奇,跑去帮准尉拿烟袋的路上第一个被敌人发现刺杀; (2015版中)看着母亲被带走,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迦丽娅·切特维塔克(迦尔卡),躲藏时因为害怕跑出时被枪杀,嘴里喊着妈妈(继续八卦,妹子就是《实习医生》里的瓦丽娅,拍这部戏的时候刚生完娃不久); 准尉同志姓瓦斯柯夫,通常用名+父称尊称为费多特·叶夫格拉维奇。

 3 ) 中国女兵作战能力完爆苏联女兵!!!

老毛子的女战士和中国抗日剧的女军人能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1.兵器上是德式机枪、手雷对盒子炮、甚至是冷兵器弓箭;2.装备是苏联军装军靴对布衣草鞋;3.身体素质老毛女绝对完胜柔弱的中国女。

但是战绩悬殊:苏联5个女兵加1一个男兵对16个德国兵,在自己的熟悉的森林,5个女兵全军覆没;而中国3个女兵全歼日军一个加强排,不仅一个都不死,甚至连妆都不带花的……

从战斗过程中看,老毛子战前准备工作差得令人发指:老毛子机枪经常要换弹夹,说明战前根本没有上满子弹;半自动步枪每次只上六发子弹,生死关头老毛子都改不了粗心的毛病;而中国抗日剧里的士兵,一个盒子炮手枪一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子弹都打不完;更不用说弓箭了,战斗结束箭盒永远剩3支;3人小分队带的武器配给可以坚持斗争5天,还可以剩最后一个手榴弹。所以不能忽视战前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当年抗日为什么要苏联红军帮助?有没有大神可以答疑解惑?

 4 ) 【电影】16008[2.6]《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睇完电影,我知道自己係绝对冇办法得出同父辈们一样嘅激情,首先1972年版原作已经係一个被神化嘅存在,如何翻拍都无法超越果个係人们心中被符号化嘅经典,其二係最重要嘅一点,我哋离果个时代,离果种提到苏联就好似提到亲人,提到老大哥一样嘅感情实在太遥远了。

随住果啲二战嘅亲历者日渐逝去,俄罗斯国力日趋衰落,多少年嚟大陆媒体提到北方邻邦嘅语气早已冇咗亲切敬畏嘅感情,取而代之当係银幕上听到俄语就仿佛听到另一个星球嘅语言一样陌生。长达半个几世纪嘅和平年代带俾国人幸福生活嘅同时,亦慢慢褪去我哋关于苦难嘅记忆,所以当年轻导演带领年轻嘅剧组重拍呢部卫国战争经典嘅时候,年轻嘅国人亦只能将佢当做又一部普通剧情片看待。

网路上,大陆观众关注嘅焦点大多在于俄国人丰满嘅胸部,当女战士一个接一个牺牲嘅时候,观众睇倒嘅至多係紧张刺激,却忽略咗佢代表住一个上一刻还鲜活嘅生命转瞬间就凋零殒灭嘅残酷。当女大学生被刺杀,男主悲愤咁讲“最重要的是她会生孩子,孩子们还会生孩子。”呢句唔係一句玩笑,一个女性死去代表一个未来母亲嘅死去,呢个母亲嘅死去并唔单只意味住一个个体消亡,更代表佢以及佢嘅后代将来繁衍嘅整条生殖链条嘅消失,民族係靠千千万万繁殖链条维系而嚟,失去咗链条,民族亦不久矣,可见战士守护嘅唔係冷冰冰嘅土地,更係生命嘅未来。所以男主会不停自责,因为佢并非生命嘅创造者,佢係生命嘅捍卫者,而结果却係创造者屡屡将生嘅机会留俾咗捍卫者。

我认真阅读咗瓦西里耶夫嘅《未列入名册》,我自认为比常人更了解战斗民族係卫国战争中奉献嘅无量鲜血。要知道呢个人口相对匮乏嘅民族係二战中失去咗俾中国还多一半嘅人口,佢能够最终获得胜利,并且时至今日屹立係国际舞台上,不断发出住不容忽视嘅声音,离唔开孕育无数新生俄国儿女嘅母亲们,更嚟唔开为保卫母亲牺牲嘅战士们。

铭记苦难,珍爱和平,亦保卫和平,呢个係对民族,亦係对我哋自己最负责嘅贡献。

相对原版,本片拍得中规中矩,算唔上出色,但尚算精彩,保守推荐,考虑收藏。

 5 ) 留白的魅力

喜欢72年版的老片,它可能是唯一一部看完让人痛恨战争的战争电影。越战的反战电影虽然多,但都是屠夫的角度,像进了精神病院,无法感同身受。赶在下线之前去看了这部高科技3D俄罗斯大片,感觉非常不好。开始以为是因为事先已经知道情节,回来把72年的老片又翻出来拖着过了一遍,发现老版确实好得多,完全是导演水平问题。

翻拍基本上忠于原著(也许是他们都忠于小说原著),很多台词都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现手法。老版里面五个女兵的遭遇都是个人回忆,而且几乎都是甜蜜的回忆。彩色的回忆无一例外因为战争嘎然而止,利用留白来表现她们的遭遇,没有具体的灾难场景。新版则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亲人们的死亡,连古德维奇的犹太老妈在集中营里被杀都通过话外音插入进来,生怕弱智的观众们不知道这几位姑娘苦大仇深。

老版中对于准尉的过去处理尤其巧妙,只有短短的几句台词,太经典了。

先是热尼亚和丽塔耳语嘀咕了几句,热尼亚挑逗的问中尉:
“准尉同志,可以问你个问题么?”
“问吧”
"你有妻子么?”
“有老婆,战士科尔梅科娃”
“你的妻子在哪里?”
“当然是在家里”
“有孩子么?”
“孩子”(痛苦沉思)“有过,儿子”
丽塔:(同情)“为什么是有过”
“奶奶没有照顾好”
“为什么会这样”
(苦笑)“老婆把我们抛弃了”

由活泼可爱的女兵反衬准尉的落魄,简洁动人。新版则啰嗦的讲述准尉如何在苏芬战争中受伤,护士老婆有了外遇,孩子病死,完全是肥皂剧的手法。

以后再也不看翻拍的电影了。如果翻拍的好片,后来者为了证明自己绝非饭桶,势必强行改编。这些改编往往是破坏性的。如果是烂片,谁又会翻拍烂片呢。

最后再次强烈推荐72年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也是我如此废话的目的,希望有天能在大屏幕上看到。

 6 ) 加莉亚

一半是为了苏联情怀,一半是为了熟悉的女演员去看了这个电影。
看《实习医生》的时候就很喜欢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了,典型的金发碧眼斯拉夫小美女,那俏丽的小脸几乎是照着我的审美长出来的。电影里的加莉亚和《实习医生》中的瓦利娅很像,都是天真善良的小女孩,关心同伴,心思单纯,羞怯柔弱,甚至加莉亚的妈妈还是个医生,让我稍微有一点点串戏。
加莉亚在队伍中并不出彩,丽莎聪明细心,热尼娅机智勇敢,丽塔干练无畏,索尼娅是外语人才,而加莉亚柔弱,胆怯,面对敌军吓得瑟瑟发抖,不敢扣下自己的扳机,在恐惧中失声喊着“妈妈”,仓惶逃跑,死在枪弹之下。
可是五个姑娘中,我最怜惜的就是加莉亚。
她是五个姑娘中个头最瘦小的,但是她光着一只脚趟过了两片冰冷的沼泽地,发着高烧坚持走到了阵地,她是最不适合上战场打仗的人,但是她已经尽力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
我认为加莉亚是最能体现战争的残酷的角色。
战场不会在乎你适不适合战斗,你有没有能力和勇气,战争时,大部分人都像加莉亚那样被推上战场,去送死,然后死去,甚至没有一点功绩来装点自己的死亡,就这么像草芥一样死了。英雄们的功绩和光环会美化流血牺牲,柔弱无力的“加莉亚”们才能让人意识到战争中草芥人命的残忍。

 短评

受邀参加首映礼,在俄罗斯大使馆,见到几个女主角主角,幕后工作人员及外交官,大使,国内大佬~酒会上就认识院线朋友,跟别人搭不上话,观影是影史首次露天3D全景声放映,爽嗨!影片很赞!

5分钟前
  • 职业刷分党
  • 力荐

看看人家这抗德剧拍的,比我们的抗日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姑娘很美,森林风景不错,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10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音乐、音效做得很好。少几分崇高,多几分细腻。摄像总是从下往上甩着摇,来提升崇高感,但是落幅总是不太好,或者剪辑有问题,有些镜头略瑕疵。老毛子死的时候都会来一句“Cолнце!”如果姑娘都能有这样的胸,以露点为噱头也值了。@卢米埃芳草地

11分钟前
  • 王恶
  • 推荐

有枪有肉,有血有情!

14分钟前
  • 李大文
  • 力荐

相信我,俄国的战争电影永远是最过瘾的,厚重、壮烈、有范儿,外加是这个名著改编作,所以甚至是性感而文艺的。就喜欢这种不如烟的往事描绘,比爱情更金贵的牺牲与勇气,女汉子们还个个美艳如花。

18分钟前
  • 暗地妖娆
  • 推荐

配乐很精彩,人物刻画地也比较细腻

19分钟前
  • 汴粱登徒赵氏
  • 力荐

还真就是部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战争片经典的点面结合、以弱胜强桥段,精彩都在预告片里了。裸戏全部被生硬地剪掉,总局这是明目张胆地耍流氓啊...

22分钟前
  • m89
  • 还行

剪辑狂魔,我还以为电影院卡带了。

24分钟前
  • 日向暁
  • 力荐

兼顾娱乐性与主旋律,真心好看的老毛子电影,俄罗斯版的《孤独的幸存者》,赞!

29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黎明演得真好,我都没认出来他演的谁。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一群文学爱好者重演了整部小说。

38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苏式主旋律电影,这个记忆很深,小说仍印象深刻,女战士们都很美,俄式战争片无疑都很壮烈,但这里把德军朔造的太蠢!

42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边哭边看....每一段闪回都难过得要死.

44分钟前
  • test
  • 力荐

心疼那些美丽的苏联姑娘啊!期望世界和平

48分钟前
  • 獨孤求敗
  • 力荐

相比72年版整整三个小时,这次在时间上有了大度缩减,让各个人物的厚重感不足,闪回处理上显得融合感不强;而且广电总局的一些神剪刀,让电影有明显的顿挫感。热妮亚弹唱的《家乡的思念》很棒,还有《喀秋莎》……但是片头片尾曲太差!另外,《小路》呢?

53分钟前
  • 随风的方向
  • 推荐

作为一个俄语学渣,只知道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没看过原著,没看过老版,就是怀着学习的态度去看的,最大的观影感受是俄罗斯人真重视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影的基本都是父母带着小学左右的孩子。说点题外话,简直不能再同意本页面第一条短评,几位颜值基本满意的俄妹女主的两场沐浴戏的确够亮点!

55分钟前
  • 留着好
  • 推荐

一直有俄罗斯情节。《喀秋莎》真好听,配音真难听。

56分钟前
  • 金筱书
  • 推荐

“一生不管经历多少离别,我依然习惯回到这里…”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战争摧毁了美丽,但是却让美丽更加美丽,能体现如此的残酷和壮美,正是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之处....

1小时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推荐

五个不同个性,不同家庭背景的女子。却将生命付于了同一场战争。战争不曾让女人走开。她们更是女战士,她们美丽坚毅。看到最后不禁感动。

1小时前
  • 霍离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