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者

HD中字

主演:观月亚理莎,仲里依纱,山本耕史,江原由希子,大地康雄,寺岛进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共犯者 剧照 NO.1共犯者 剧照 NO.2共犯者 剧照 NO.3共犯者 剧照 NO.4共犯者 剧照 NO.5共犯者 剧照 NO.6共犯者 剧照 NO.13共犯者 剧照 NO.14共犯者 剧照 NO.15共犯者 剧照 NO.16共犯者 剧照 NO.17共犯者 剧照 NO.18共犯者 剧照 NO.19共犯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共犯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著名化妆品公司的社长美轮(观月亚里莎 饰)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曾经,她在一家整形医院里担任清洁工的职务,并且对自己并不美丽的外表感到深深的自卑。一天,整容医生义彦(寺岛进 饰)找到了美轮,提出让美轮成为自己的实验品,免费帮美轮进行整容手术。最终,手术大获成功,而已经脱胎换骨变得美艳不可方物的美轮顺理成章的嫁给了义彦。  婚后没多久,义彦便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控制欲极强的他天天虐待和禁锢着美轮,令后者苦不堪言。在这个节骨眼上,美轮遇见了名为武治(山本耕史 饰)的园艺师,脆弱绝望的女人找到了生命中唯一的希望。乐园2019日本新扎师妹3国语版卸岭秘录蓝色月光第一季疯狂夏令营1994国语专业玩家美好时节动物尖叫高个儿穿越大盜尸骨袋2危险人物2021最后的受害者 The Last Victim印尼版猛鬼街E.S.P.Y英勇赞曲跃动英伦我们天上见355:谍影特攻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啦啦队夏令营青少年齐木楠雄的灾难 完结篇衣柜里的冒险王(原声版)寄希望于比特币鸡尾酒初恋1958爱丽丝梦游仙境恶搞之家第十五季阿尔弗雷多先生的离婚噩梦白狼行动寻味贵阳煋红纯洁的心喋血双雄小不列颠第一季老道出山借着雨点说爱你极速僵尸倒数救援战登场了!洛阳妓房少爷

 长篇影评

 1 ) 别惹记者,慎搞主播

《共犯者们》/《Argon》

这一部纪录片,一部连续剧,与之前的挖掘机/出租车两兄弟一样,也应该排在朴长公主倒台,文律师上位,韩国政坛经历十年一轮从右到左的大换天之后,影视圈里骤然涌现的一大波清算右翼势力过往“恶行”的作品之列。

只是比起蓝翔滴滴司机专注挖旧疮疤,借光州事件猛掀前执政党黑底,这两部以“媒体人”这一特殊群体为主角的作品,扒出来的却是刚刚下线的李明博/朴槿惠这一轮新右翼当政期,政府利用公共电视台操纵舆论、欺瞒大众、强捂众口的新鲜罪行。

首先来说说现实版。


共犯者们,豆瓣评分8.9。好于80%的纪录片。

它与亲爱的请不要跨过那条江同分,目前保持着韩国纪录片豆瓣最高评分纪录(偶像纪录类除外)。

它的导演崔胜浩,曾经是MBC的一位资深记者。


1961年出生的他,25岁时入社,而后长达26年的PD生涯,制作过五档时事节目。曾在2010年因李明博政府暗箱操作“四大江”工程的报道,获得韩国PD联合会授予的“年度PD奖”。

2012年1月,MBC记者联盟指责MBC社长金在哲多次与李明博政府勾结,阻碍了记者们公正客观的报道,让MBC记者成为了韩国新闻界与国民的笑柄,从而以“媒体自由”为口号,掀起了MBC建台史上历时最长(170天)、参与范围最广的一次总罢工。

2012年6月20日,崔胜浩因参与罢工被MBC解雇。


回过头来想想,MBC和政府也是傻。

解雇工人,他顶多去你门口打个标语静坐,解雇医生,他顶多换个医院没事说说你坏话;解雇销售人员,他可能会带着客户名单一起跑路,解雇技术人员,你要承担核心技术泄漏的风险,但这两者你起码还可以通过事先签个保密协议,或者事后送他们一纸诉状来解决。

But解雇记者,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你永远不知道离开体制的束缚和节目的捆绑之后,一个又闲又愤怒的记者,会挖出来些什么。

如果你们还记得2014年那部讲述世越号沉船事件的纪录片潜水钟,也许会对它的导演之一,画面中的那位记者李尚浩留有印象。


他就是被解雇记者中的一架战斗机。

2011年12月,李尚浩因为一期采访前总统全斗焕的节目,戳到了当时执政党的敏感神经,被已经受李明博政府控制的MBC上层以“侵害名誉权及涉嫌诽谤”为由解雇。此后他与MBC打了一场长达近四年的“解雇与反解雇”官司。

潜水钟,便是他在那个时期参与拍摄的作品。

本有机会获救的300多条鲜活生命,因为政警阻挠救援,媒体隐瞒真相,管事人互推皮球,总统莫名消失,而断送黄金救援时间永远魂葬海底。85分钟,一桩荒唐事。那荒诞那悲凉那愤怒那无奈,拍得真是生人泣血,大地含悲,闻者落泪,见者骂爹。

一个被李明博炒掉的记者,出来小秀了一下他的职业敏感和业务能力,就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把同党同源的接班人朴槿惠的内裤都给扒了个精光。



而比起恰逢大事一鸣惊人,复职官司胜诉后又重回MBC,在与体制的抗争中蹉跎了一些岁月的李尚浩记者,崔胜浩记者的反击,则显得更加有组织有计划,有血性有章法了。

被解雇之后,他没有与已被权力侵蚀的MBC继续恋战,而是加入了由国家新闻工会发起,国民自愿赞助,一些被解雇的媒体人自发组成的非盈利独立新闻调查组织“新闻突破”(뉴스타파),并且接任了节目的主要PD职务。


而后几年,他与同僚们一边把政府与公营电视台不愿让民众知道的那些新闻旧闻商政丑闻做成每周两期的节目,在油管和市民电台上播出,一边扛着摄像机拿着录音笔围堵高层人士勘查事件现场,累积素材搜集证据,准备着几个令当局心颤的“大料”。

2016年,他执导的第一部纪录片《自白》上映。


影片以2012年“首尔公务员间谍作假事件”为引,矛头直指韩国国家情报院多年来肆意捏造所谓间谍案的暴行。崔胜浩用了近四年时间,带领摄制组,在韩国,中国,日本和泰国采访了上百起“间谍案”的受害者,对事实还原证伪,揭穿了韩国国情院借伪造间谍案帮助政府维持法西斯高压统治的真相。

如果说在韩国剧情片中,熔炉、辩护人称得上是改变国家的电影,那么这部自白,可以说弥补了潜水钟当年被强权生生按下去的遗憾,开启了独立媒体人用纪录片改变国家的新篇章。崔胜浩在中国当地进行的采访取证,驳翻了国情院伪造的文书,“首尔公务员间谍作假事件“受害人刘宇成,在2015年的终审中推翻原审判决,被判无罪。


扒右翼爪牙国情院的老底,只是个序曲。崔胜浩与破除新闻的记者们最想公之于众的,当然还是自己最深受其害,也最有发言权的政府干涉舆论事件。

要知道羽翼之恶只是皮毛,厘清那些年无数热血媒体人试图公之于众却被权力按死在电视台这扇“真实之窗”里面的真相们,才能看透这些年一点一滴侵蚀着这个国家的恶之主体的脉络。

于是,在2017年初用纪录片《7年-没有记者的新闻》试水后,随着朴槿惠与前执政党的轰然倒台,真正的重磅大戏《共犯者们》,终于来了。


KBS/MBC,“下面为您播报错误的新闻。”

影片主海报中这句充满讽刺的文案,饱含了近十年来,一些公营电视台媒体人在政治高压中拼死守护舆论自由,却不敌专权节节败退的血泪与悲愤。

是的,这部影片,记录的其实是一场螳臂当车、以卵击石,输得轰轰烈烈的败战记。

故事从权力对媒体的「占领」开始讲起。


2008年,李明博执政,为了洗牌公营电视台领导层,至上而下掌控舆论出口,他不顾电视台员工的拼死反对,借警检、放通委之力,以各种借口和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将KBS原来的社长撤职。


一场实力悬殊的混战之后,KBS大楼沦陷。

另一边的MBC,因为一档节目顶风报道了李明博为与美方签订FTA协定放宽美国牛肉进口的新闻,导致民众情愤天天烛光集会差一点就被弹劾。李总统一边灰溜溜地宣布顺应民意不再进口30月龄以上的牛肉,一边又搬出检方磨刀霍霍地冲向了MBC。


节目组工作人员被逮捕,正义执言的主播被停职,社长在政府亲右派势力占据的放送文化振兴会压力下,被迫递交辞呈。




至此,MBC也全面沦陷。

而后李明博分别空降校友金在哲、竞选阵营的宣传部长金仁奎为两台社长,安插自己的亲信进管理层,彻底将这两大公营电视台驯化为权力的喉舌。

从此,政府的负面新闻全部被掩盖或最小化处理,批判性报道受到严重限制。一大批“不听话”的记者PD被逮捕、撤职或边缘化。



记者们眼睁睁看着曾经为之奋斗的家园被霸占,梦想被摧毁,使命被践踏,媒体人变成提线木偶,舆论沦为愚民工具,小规模抗争的结果除了屡屡碰壁损兵折将外,毫无水花。


而最让他们心痛的,是忽然发现国民曾经对公营电视台抱以的信赖,不知何时开始变成了当面的揶揄、咒骂,和背后深深的失望。



曾几何时让他们引以为傲的记者身份,也被贴上了强权帮凶的标签。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于是,这些被带上镣铐却依然没有忘记初心的媒体人,为了寻回曾经的自由、梦想与荣光,开始了他们的绝地「反击」。


2012年1月30日,在自发组建的新工会的领导下,MBC爆发了历时170天的大罢工,一切只为从傀儡社长金在哲的手里夺回放送自主权。


KBS与YTN也不再沉默,纷纷响应。



在那近半年的时间里,隔岸的我们看到的是王牌综艺无限挑战/我结长期消失在视线,人气剧集拥抱太阳的月亮停播,KM两社多档节目制作水平明显下降。然而我们不知道的,却是这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联合罢工背后,深深的无奈。

对于曾把节目时间当成与观众的约定,每一天都在为deadline争分夺秒的电视人,任由手头经营多年的节目开天窗遭遗忘,去参与如此长时间的罢工,是他们尝试过多种反抗无果后,仅剩的呐喊方式。


但是,170天后,天并没有变。

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除了罢工期间工会成员几次被检方逮捕、传唤,主导团队全面处于被解雇状态,和罢工后李明博政府对电视台员工政治倾向性更严格的监控。

更可怕的是,因为有了应对大规模罢工的经验,掌权者似乎比以前更强硬,也更有底气拒绝协商了。


结果是,最坚持最激进的人被撤职,剩下的人被恐吓与压制,斗争队伍的浓度被越掺越淡,也越来越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而那些还留在电视台里的人,只能在艰难的蛰伏中希冀,希望即将到来的政权换届,能够给媒体人带来新的春天。


然而,他们的春秋大梦很快便醒了。

与李明博一脉相承的右翼总统朴槿惠就任后,对媒体的高压控制有过之而无不及。MBC社长金在哲因滥用职权被象征性免职,朴槿惠提升了原副社长安光汉为社长。而这个副社长,正是在前任社长手下主导过对数百名员工惩处、刀下亡魂无数的人。

于是,他一上来就毫无悬念地有冤报冤杀鸡儆猴,把参加过12年大罢工的人全部赶出了第一线。




而另一边的KBS,也在吉桓永社长倾向性明显的高压统治下,按部就班地为朴氏政府歌功颂德。

有生力量在斗争中被打击地四分五裂千疮百孔,幸存者仅剩的记者精神也在高压与监视中慢慢被消磨殆尽。在舆论自由保卫战中输得一败涂地的公营电视台,被国民默认为「三流记者」聚集地,表面上歌舞生平一派和气,却很快就在毒漫全身之后,迎来了最黑暗的时刻。


2014年4月17日,世越号沉船事件,KBS与MBC均产生了救援情况上的严重误报,从某些方面来说耽误了救援工作的展开。


2016年10月,JTBC爆出令人哗然的崔顺实门。而对于这一足以动摇国之根基的超大型事件,KBS与MBC却依然选择了沉默。



为了应对这两次媒体丑闻中受害者家属与国民的愤怒,朴槿惠政府先后撤了KBS、MBC两社社长的职。然而新换上来的高大荣和金长谦,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朴式降落伞兵、政府代言人。


面对如此恬不知耻的政权,面对正在被慢慢毁掉的国家,终于有一位通过复职官司好不容易回到自己工作岗位的PD,在五年的屈辱蛰伏后,再次发出了绝望却铿锵的呼喊。

他在某个工作日,在MBC总部大楼的走廊里,顶着保安的警告,用手机录了一段大呼“金长谦,下台吧”的FB直播。


而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是这样对他说的:



所幸的是,心火未熄的人,并不只他一个。

第二天的MBC一楼大堂,聚集了一群听到了他的呼喊的,与他一样心有不甘的人们。他们举着手机、自拍杆,学着他的样子,对着镜头大呼“金长谦下台吧”。一时间,现场喊声此起彼伏,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直播接力。


这也许是整部片子里,比起12年那场激动人心的大罢工,更让人感动的时刻。

这一刻,媒体人因为身心俱疲而沉睡已久的民主之魂,再次被唤醒了。而只要它们还活着,舆论自由的希望,就还没有死。



于是,在文在寅政权上任,两大电视台社长任期尚未结束的当下,KBS与MBC再次发起了联合罢工。

从9月4日至今,媒体人的斗争仍在继续。


从本质上讲,共犯者们讲述的是一段强权入侵史和公营媒体的屈辱史,在舆论自由与政治正确之间,在良心与生存之间,占上风的始终是后者。正如片名所言,MBC和KBC在长达十年的右翼当政时期,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国政垄断的助手与帮凶。

要说正义要说燃,隔壁JTBC与孙石熙的怼天怼地怼总统、怼得舒爽怼得无畏怼正红心,才应该是正义之实现、燃之终极。

然而,记者出身的崔胜浩导演却硬是把一段105分钟的记者吃憋记拍得让八竿子打不着的你三分之一时间在震撼,三分之一时间在感动,还有三分之一时间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头。

也许这引起共鸣的G点,除了言论自由、新闻独立这样美丽而遥远的词语,还有以本片导演为代表的韩国媒体人,面对高层、面对政客,面对武力毫无畏惧咄咄逼人、生命不止嘴炮不息的那股子犟气。




影片接近末尾,将“追问是记者的天职”这句话贯彻了一整部片、一直在四处堵人的崔胜浩,终于堵到了前总统李明博的面前,问出了那个大略能概括本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终极问题。

“有人说是你毁掉了韩国的媒体,你怎么想。”

这种耿直的记者要是放在某国,根本活不过第二集,别说第二集,刚说完半句估计就被大块头保安架出去揍得头破血流,或者被关进小黑屋跟警察叔叔聊天喝龙井了。

但是这里的崔胜浩,却硬是在前总统携队伍不语远去之后,望着他的背影,自己为自己站出了一句总结——


每当看到这样赤裸裸的抨击,每当看到饱含了这样赤裸裸抨击的电影能够上映,即便知道视线不可能全然公正、观点不可能全然公允,却也总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胆量与包容度肃然起敬。

最后,放上一碗本片结尾最催泪的鸡汤。


祝前方罢工好运。

这一次,愿正义得到申张,自由终能回归。




讲完崔胜浩与共犯者们,下部讲Argon与孙石熙,请手动跳转
//movie.douban.com/review/8859072/
--------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
转载请告知

 2 ) 下面为您播放一条错误的新闻

看完这部纪录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作为一个刚开始入门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小白,越是深入学习越是感到新闻的重要性和新闻工作者的局限性。

新闻事业的诞生建立在经济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强权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中。在这部纪录片中主要表现的是新闻媒体作为监督者,监督权力并为人民利益发声的职责。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阻碍数不胜数。公营媒体就不说了,直接作为政府的喉舌;公私结合的媒体(如片中的MBC)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有些甚至是直接控制,这一现象全世界都是如此。就算以新闻自由、新闻专业主义标榜的美国(美国的媒体大多数是私营的,相对独立),也会有选择的依附某个党派,并且很多重大新闻的信息源都是来自于政府,所以说媒体不受政府影响是不可能的。

假如媒体能不受到政治的影响,这就需要独立市场化运营和法律健全的保护。但现在媒体商业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受到经济、商业的影响也不断加剧。新闻媒体被大财团的控制,新闻的泛娱乐化、情绪化(娱乐、简单的信息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传播);调查记者的不断减少,真正反映对大众利益的新闻越来越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的利益如何受到保障?我们的声音如何被听到?

更悲观的来看,其实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不一定真实。在传播学中有一个词叫做“拟态环境”。意思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大部分都是由大众传媒所构建的,而新闻是一个“探照灯”,只能选择部分事实加以报道,没有报道的部分人们都无从得知,并且还有上述受到的这些影响。所以新闻所创造的环境并不是真实的环境,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如此。在这种错误的认知环境下,人民重要的武器舆论都可能是被刻意引导的。

难道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都没有办法了吗?

纵观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史,其实大多数讲述的都是人民与权力的对抗,反对压迫,不断争取自由、公平。书上那些灰白的、冰冷的文字,背后是无数人民被压迫的惨痛历史,又是无数勇敢反抗的人民,无数敢于曝光事实、与强权对抗的新闻工作者们。现在我们所拥有的新闻自由度,都是那些勇敢的前人用时间、青春、甚至生命争取来的。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样的媒体工作者们,他们为了大众的利益勇敢的抗争,不断地挖掘真相。也看到了那些奋起发声的公众,他们知道新闻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们知道只有抗争才能争取自身的利益公平。

正如最后身患癌症的龙马记者所说:“我们的抗争有意义吗?我觉得光有记录就已经很有意义了,至少在那么黑暗的时刻我们没有选择沉默,光是这一点我认为就足够有意义”。

片中还有许多令人高兴的方面,如被辞退的记者们组成了由市民赞助的“破除新闻”机构,专门报道主流媒体不报道、与公民利益关系重要的事实。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和方法。记者们即不容易受到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又能以服务公众为首要目标。再者公众们尝到甜头后又会大力支持记者们,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我相信,虽然我们走的十分缓慢,但我们是在不断进步的。

好消息!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去搜索了下,本片导演崔成浩重新担任MBC新社长,并且表示上任首要任务是让之前受到不法解雇的媒体人员副职!

看到这我眼泪都激动的流出来了( Ĭ ^ Ĭ )

说些题外话,可能我天性比较乐观吧,我总相信这个世界总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吧,平常自己遇到什么事情也是。也可能这个心态能让我过得更舒服些吧。过去经历也证明这种心态能让我更好的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不会轻言放弃。去年突然对新闻传播这个专业感兴趣了,就决定跨考这个专业研究生了。虽然第一年没过,但新传的学习给了我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也很开心了(^-^)。今年打算再努力一年,朝着新传最高院校发起冲击ヾ(゚∀゚ゞ) 第一次写影评就当唠嗑了哈哈

 3 ) 应该被知道的事

因为无限挑战停播事件,知道了金泰浩PD的罢工,又因为豆瓣一篇文章,坚定了我将这部片子加入到想看的片单,也在第一时间看完了这部片子,这里要感谢 TSKS韩剧社 的翻译。

这部片子不像想象的那样“好看”,一是要补习韩国近15年的政治历史,从卢武铉,李明博,再到朴槿惠,或许很多对朴槿惠不再陌生,但是对前两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熟悉,二是对韩国公营电视台KBS,YTN,MBC的认识,看韩国节目多的人可能会很熟悉 MBC,毕竟无挑就是属于MBC,三是这部纪录片本身拍摄和剪辑的视频材料本来就不是高清相机拍摄,在片中能看到很多片段都是手持相机,或者干脆是手机录像,画面像素和抖动在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但对于这样一部关于“记录”的纪录片,这些记者、PD用青春、人生、血泪换来的“胜利”,还需要什么理由不来推荐这部片子。

或许在这里,可以先将现实的结果放到这里:MBC 的PD 们 从 2017年 9 月 4 号起,发起了新一轮的罢工,要求 MBC 社长辞职,经过三个月的罢工,社长被停职,本片的导演被推举到 MBC 社长职位。或许在外人看来可以看做一次胜利,但我想对于他们来说,这只不过是长期抗争的开始,以后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 有些事比娱乐更重要,有些事比笑容更重要。 ---- 金泰浩

回到这个纪录片本身,回头想来,这部片子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占领,反击,三流记者,从开始权利开始渗透电视台开始,到PD,记者自发组织工会,再到电视台完全沦陷,其中穿插了疯牛肉,世越号惨案,到最近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的崔顺实案,完整的记录了从03年到17年,这近15年间,KBS,MBC 两大公营电视台的动荡,以及处身其中的PD,记者们的反击。

政府利用公共电视台操纵舆论,欺瞒大众根本不算什么新鲜事,如果身处高位,也能够掌握舆论空间,试问哪个独裁者,专制政府不会利用这么好的工具来宣传自己? 片子的最后韩国大众不再相信 KBS,在大街上向 KBS 的车扔蜡烛,唾骂 KBS 的记者,再到不再相信 MBC,底层民众对高层的变动感知可能是最慢的,因为权利的渗透是层层往下的。而幸而韩国还尚存这样一批正直的记者和PD,他们即使为了生计,离开电台之后只能在滑雪场铲雪,也会为了正确的事情发出声音。很多时候我往往不想拿他们和我身处的这个畸形“环境”做对比,红黄蓝事件刚刚过去不久,一篇通告结束,就像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我坚信着每一次的热门事件就是对这个畸形的社会的一次修正,可是我错了,我们现在似乎就像是到了癌症晚期,一点的伤风感冒已经无法掀起波澜。就像那个在 FacebookLive 做直播的员工妻子说的那样,“如果做到这个地步了,还只有你一个人,那你就真的是个疯子”,于是在我们这里这个疯子被关进了疯人院。

在回到片中权利是怎么入侵电台的,而我们是从来电台都是权利的,如果不看电台,我们可以看微博,微信公众号,看各大视频网站,看歌曲的发行,看出版行业,说删就删,说没就没。片中提到的,各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电视台却在放着高温烤熟培根的事情,放着朝鲜实验导弹的新闻,我们难道没有发生过吗?国内某地些大事情,我们的记者却跑到别的国家去报道。那些在和平游行队伍里混入的便衣特警,把群众的肋骨踢断,难道我们没有遇到过? 电台误报重大事故伤亡人数,难道我们没有遇到过?韩国的媒体人永远在拍着给自己看的片子,可却适用于他边上的国家。

片中我记忆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导演去采访李明博,问这位前总统说,有人说你毁掉了媒体,毁掉了国家?李明博没有正面的回答,也匆忙的上车走了,导演在后面的旁白中说道,“没有人承认这是自己的责任”,从上到下,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地位,一直在这个的体制中扮演这一个齿轮,当然不再承认是自己的责任,当然上层的也不会看到底层的境遇,当然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可是这个社会就是变了,错在哪里呢? 总统走后留下了导演一个人默默地驻足遥望。

> 我们抗争的意义吗?

> 我觉得光有记录就已经很有意义了,至少在那种黑暗时期,我们并没有沉默,光是这一点,我认为就足够有意义。当然在这几年里,许多抗争的人,青春啊,人生啊,都消散了,都是不得已的牺牲,但至少在那个时期,我们并没有沉默。

推荐两篇文章:

- <//theinitium.com/article/20171212-mainland-zhenjianghua/>

- <//movie.douban.com/review/8854372/>

- <//movie.douban.com/review/8833449/>

 4 ) 温驯的羔羊

看完共犯者们 我觉得这是出身自儒家文化圈的人才能理解内核

从头到尾贯穿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的舍我其谁是身受孔孟纲纪之人才能懂得的使命感,而其中的强权对反抗者的压迫,是汉末门阀的翻版也是晚明阉竖式罗织的重复,还有如同东汉太学清议,前清公车上书一样的士人振臂……是在牧民久矣的文化中的驯民才熟稔的触动

在过程中有几次 ,我一下子张着嘴巴 不是想说什么 是想抑制住呜咽 我也不知道我是在想什么 ,我到底是是不是易被嘲讽为因为鲁莽被利用的傻瓜?我的颤抖到底是不是因为我易被拱火的天性?那么,那无数崖山死战的人,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们也从愚蠢的学生时期走来,他们用他们死亡捍卫的应该也绝不只是愚蠢。

这些愚蠢的读书人,中国历史上不止这一批,南宋有,先秦有,清末有,现在还该不该有?

 5 ) 一部关于韩国公共电视台的纪录片

影片首先描述了 卢武铉时期 (03-08),对公营电视台不干涉,保障了 公营电视台 的独立性。

然后到了 李明博(08-13), 朴槿惠(13-17) 时期,青瓦台(以下代指韩国政府首脑)对公营电视台的管控日益变严。

青瓦台操纵权力机关,对电视台高层进行撤换,扶持自己的鹰犬,作为电视台台长等关键职位。

对于批评政府的记者,主播,导演,青瓦台对电视台施压,通过把相关人士,调职到非采编岗位,或者解雇,来进行打压。例如一些人被调到了滑雪场,电影院等。 (见://movie.douban.com/review/10154481/ )

同时,员工的反抗也在进行,三大公营电视台的工会接连罢工,然而并没有挽救电视台的独立性,反而遭到无尽的报复。

而在民间,电视台的名誉也快速下降 (图片来自://movie.douban.com/review/8854372/

而在 朴槿惠 时期,朴 要求电视台报到有利政府形象的新闻,而同时压制了负面新闻。

到了世越号事件中,表现尤为严重:

11时整,“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向青瓦台报告说:“没有人员伤亡”[55]。11时01分,文化广播公司(MBC)开始报道“全员救出”,宣布所有世越号上的学生都获救了,这则消息被其他新闻机构不断报道,一直到11时26分韩国放送公社(KBS)还在报道“学生全部安全获救”[89]。这项严重的错误资讯足足传播了49分钟,并以快讯方式被多家媒体报道,形成大规模误报事件[76],一度让民间误解事故的严重性,影响了救援时机[182]。11时09分,京畿道教育厅向新闻记者和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简讯,声称所有学生都获救了[76][183],这则政府公告显然得到檀园区警察局一位警官的证实[182]。由于灾难,政府机关的发表将作为第一个正式文本,应是灾难报道中最可靠的来源[76]。韩国政府最早的报告指出,“救援人员从冰冷海水中救回368人,因为当世越号开始下沉时,乘客(主要是学生)已经跳下船”。被揭穿是错误资讯后,“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根本不知道船上有几名乘客、有几个人获救,只能不断说着“确认之后再回复”,使公众舆论迅速恶化[89]。3个小时40分钟后才纠正这一声明,改称295名乘客仍然失踪[184],29名船员中有22人生还[185]。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及其附属机构YTN报道,确认6人死亡

这时,MBC 并非没有一线记者,一线记者也如实发送了消息,但是 MBC 的报到仍然是 “全员救出”。

2016年11月16日,根据中央东洋广播公司的报道,前青瓦台秘书室首席秘书官金英汉持有一份33页的报告书《世越号文件》,是由韩国国家情报院针对总统朴槿惠撰写的,该报告形容这起事件“只是一个客轮事故”,指示“要控制以客轮事故为借口的抗议活动”、“要加强与中立倾向的家庭对策委员会的关系,扩散友好舆论”,甚至强调要利用保守团体积极进行应对的集会游行,并提出“捏造舆论”的必要性。2014年6月19日,《世越号文件》由民政首席室呈给朴槿惠,当时正是对12名失踪者进行搜救工作的时候,但是在该报告中,有关于事故原因、救援失败、打捞船体或协助遇难者家属等重要议题都没有提及。在关于该报告书的会谈中,讨论话题也只围绕在“控制反对派藉客轮事故的名义进行抗议,并提出一个让政府组织能够操作示威舆论的可行办法”。中央东洋广播公司表示:“当时政府对世越号事故的态度,如实反映在这份文件中”

可以说是集中了权力机关的力量,去试图操纵舆论。

而后到了崔顺实事件,三大台竟然一直在报道无关痛痒的新闻,而对正在发生的,最终导致 朴槿惠 下台的新闻没有报到。


结语:

回归一个基本的问题,公共广播是什么?

公共广播的主要任务是为公共服务,以公民的身份发言与参与。

公共广播运作独立于政府,保持政治中立及有独立的编辑权。

公共广播,是公民的眼睛和耳朵,帮助公民行使知情和监督的权利,而绝非某个政党的喉舌。

一般来说,主要原则为:

  • 最大地理范围的传播覆盖(Universal geographic accessibility)
  • 最普世内容(Universal appeal)
  • 关注少数族裔(Attention to minorities)
  • 对民族认同和社区意识的贡献(Contribution to national identity and sense of community)
  • 保持与既得利益团体的距离(Distance from vested interests)
  • 直接募资与支付便捷性(Direct funding and universality of payment)
  • 追求节目品质而非收视率/ 收听率(Competition in good programming rather than numbers)
  • 鼓励更开放而非保守的准则(Guidelines that liberate rather than restrict)

KBS 罢工

MBC 罢工

 6 ) 一部对韩国媒体黄金时代的挽歌

没想到,韩国媒体界的抗争会如此的厉害。

从李明博上台开始,控制媒体舆论成了政府的主要工作。三大公营电视台(KBS、MBC、YTN)接连被撤换台长,亲政府的空降兵接任,裁撤新闻报道节目、政论节目,非法解雇大量员工,激起电视台工会、民众的强烈不满。而这种反抗浪潮一直持续到朴槿惠、文在寅政府......

这几年改变韩国社会的公共事件不少,从09年的“疯牛肉事件”到14年的“岁月号事件“再到”崔顺实事件“。但是在政府操控主流媒体之后,便屏蔽了让民众知道真相的权利。

“崔顺实事件”爆出后,三大台心有灵犀地用三胖发射导弹的新闻作为头条;岁月号沉船报道,三大台又统一口径说船上学生全部获救,无人死亡.....电视台每天的新闻都是政府宣传,总统的宣传,每个台都在播首尔高温能烤熟鸡蛋的“破事”,而那些真正应该关注的却无人问津。

纪录片刻画的韩国媒体人似乎永远是不妥协的。不满空降兵,举行罢工游行;想做真正的新闻,便成立了由市民资助的独立媒体“爆破新闻”(breaking news),甚至是被政府诬陷,被检察官戴上手铐带去调查时依然大义凌然。真的,这些特性可能只有韩国媒体人才会有。

一名MBC的员工在总部大楼里通过FB直播,高呼空降台长下台。回到家里妻子哭着对他说:“如果你都做到这份上了还是只有你一个人,那你真的是个疯子。”

没想到第二天,总部大厅里聚满了电视台同事,都在通过SNS直播,喊着让台长下台的统一口号。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可能说的就是这个场景。

KBS、MBC、YTN可能是之前斗的最厉害的三家电视台,但是之前的竞争都可以说是良性的,也得益于此三大台都有自己的王牌新闻节目,敢说、敢播。

而当新闻自由彻底丧失后,三大台又联手统一了战线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抗争。这种惺惺相惜,让人敬佩。

影片最后本片导演崔胜浩记者堵到了前总统李明博,质问他是否承认自己毁了这个国家的媒体,前总统只是问了问他的近况后扬长而去,只留下崔志浩记者一个人在寒风中伫立着。

”新闻属于国民“,这句KBS报道局的slogan,对于整部电影中记者们做的所有事情,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当然这部片子里有一些地方是不太赞同的。比如记者采取强采的措施,往往居高临下用质问的口气采访政府官员,这种方式可想而知只能展现官员的窘态而无法得到想要的信息(也可能记者们想要的就是这种窘态吧)。还有最后崔记者一上来就问前总统这样大而且难堪的问题,感觉只是在泄愤。如果能够问点具体而柔和的问题,也许前总统会好好地聊一下,影片也会有个更好的结尾吧。

9月韩国新政府上台后,KBS和MBC依然在为新闻自由进行新一轮罢工至今。

最后再推荐一下刚刚完结的韩剧《Argon》。

 短评

韩国要是有半个中国那么大,民主和自由的尺度,会缩减目前程度上的百分之九十吧。

8分钟前
  • 钗钏金
  • 推荐

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是狗都是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啊

1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在韩国生活了8年,这些年这个国家给我的印象让我对这个国家的情绪很复杂,爱恨交加。但是每当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总是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

14分钟前
  • Air
  • 推荐

我们常常高估了“民主国家”的民主,低估了“民主国家”控制舆论的成本。

16分钟前
  • 童书小读伴
  • 还行

勇气额外给一星。虽然不喜欢棒子,但不得不承认人家文艺界真的是有种,电影各种叫板政治就罢了,公营电视台居然直接调查总统,总统要任命自己的人吧,这些媒体还动不动就罢工游行。所以没事别辞退记者啊,因为不知道会挖出什么来,现在可好,全球都知道韩国政坛一团乱。

19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记者总在报道各种“一代人的悲剧”“时代的牺牲品”,终于有一天被点破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十年就是一代人了,一个记者只有一次青春。

20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比较厌恶强采这一招,明知对方不会有什么回应,就是要看对方这个态度,来一点是可以,都这样就会显得像没有办法的无赖。中间偶然兴起的fb直播呼吁,及“世越号”事件牵出的问题,才是好的点。

23分钟前
  • Yuruky
  • 还行

以为是简单的政治斗争,没想到讨论了媒体责任权力边界的问题,值得看看,全当借镜。毕竟是编导个人反抗体制的作品,剪得有点碎,但节奏还行,从个体的愤怒转化成群体的对抗炸点越来越密。主线之外还能看到韩国社会的日常,比如基层组织、假大空的表达习惯、执拗的秉性。此时韩国电视台又在罢工,祝好。

24分钟前
  • yum
  • 推荐

我是学广播电视编导的。看了这个,真的很受冲击。对于韩国记者,编导们,我就一个字,服!头一次我知道了作为一个新闻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为了新闻,为了真相!

28分钟前
  • 韩一鑫94
  • 力荐

这就是站队,是媒体与政治间,是良心与生存间。电视人看着自己为之奋斗的家园被霸占,自己的梦想被摧毁,自己的使命被践踏,要多么的痛心。不光电影国人应对韩国而汗颜,如今电视人也该如此!韩语中喜欢一个词“守护”,如今众多站队良心的电视人正在守护着“电视“

31分钟前
  • 莎翁笔下的精灵
  • 力荐

纪录片的最后有同仁问一位当时参与抗争后来罹患癌症的媒体人,“我们的抗争有意义吗?”他回答:“我觉得光有记录就已经很有意义了,至少在那么黑暗的时刻我们没有选择沉默,光是这一点我认为就足够有意义。”

33分钟前
  • 娃娃鱼
  • 力荐

这个世界泛娱乐化真是太严重了。人类哪怕有一分一秒是好的都是安慰,不过还真是从来没有过啊。

34分钟前
  • HHG🥱
  • 力荐

最想哭的一段是 他们在大厅在广场喊出了下台吧金长谦 支援了第一个站出来反抗的人 他们没有让他变成一个“疯子”

37分钟前
  • 柳缺木
  • 力荐

在歎息和思考中看完 和《潛水鐘》一樣 意義大於形式 其實都不能完全說是部電影 充其量也只是個新聞節目記錄 立場其實也不能完全算是客觀 畢竟製作者們也是受害者 但是 還是那句 敢說真話的都是勇士 能說真話的地方都讓人羨慕

41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看得痛哭流涕。想起了自己放弃做记者的时候:社会新闻部,接到太多热线电话,却不能采,不能写,不能登,三个月实习期一到,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走了。正因为如此,更觉得这个纪录片里的媒体人都是壮士,十年饮冰,热血依然未冷。

43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觉得韩国人的骨头真的好硬好硬……能拍出让我们只有羡慕的电影,如今这纪录片也是拍的,如此的直面问题,真的太有勇气了,要给十颗星

48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这个电影在韩国是可以上映的。

5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韩国成为亚洲乃至于全球民主推动的重要力量,平民功不可没。政治丑恶,权力腐败,哪里都一样,关键看人民行不行!韩国哪届人民都不弱呀!

54分钟前
  • Shirleysays
  • 推荐

韩国几个主要电视媒体也是国家控制的,是国有的。从根子上讲就是逃脱不了被控制的命运。看这个片子最直接的体会就是:相由心生,尤其是到了40岁之后,而且年岁越大越能够从面相上看得出人的品行、善恶,以及过往岁月的作为。韩国的媒体还是有一定独立性的,我们连这个都没法跟人家比。

55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不带任何立场是不可能的,但发出抗议的声音才是最艰难最可贵。差距。

60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