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我们要出海

HD中字

主演:奥古斯特·迪赫,亚历山大·费林,Sven Gerhardt,Phuong Thao Vu,西尔维斯特·格罗特,Thomas Lawincky,汉斯-尤韦·鲍尔,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罗尔夫·霍帕,Sebastian Hülk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2

 剧照

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1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2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3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4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5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6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13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14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15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16我们要出海 剧照 NO.17

 长篇影评

 1 ) 我看到的八月君最虐的一个角色

因为看到还没有人评论,又难得在大屏幕上见到八月,所以就写一篇作为纪念,其实不是影评,只是流水账。大家随便看看

歌德学院在波士顿当地剧场的项目,一部片子只放映一次,一般是周日上午11点。所以电影把我虐死虐活,一出来却是阳光明媚,情绪上有点调试不过来。我是为了八月同学去看这部电影的,我得说这是我看过的他演的最虐的一个角色。也许不是他来演我还不会感觉这么虐。影片之前的中文译名叫“我们要出海”。看之前觉得是个很普通的名字,看后才发现这是多沉重的一句话

影片的时间是80年代的东德,八月和斐林选择去码头工作,是想着能出海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这样的人是毫无可能出海的。因为他们都是孤儿,也没结婚。这种毫无牵挂的人东德觉得有很大可能中途就留在那个国家不回来了。三年后,他们越来越绝望。后来不知怎么地被秘密警察(斯塔西)盯上了,跟他们说只要能探听出一个工友是否有偷偷上船离境的打算就能让他们出海。斐林去探听录音,但是中途又于心不忍把录音弄坏,跟秘密警察说那个工友什么也没说(其实八月是非常天真的,他们即使说了很可能也出不了海)。这时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斐林的秘密越南女朋友(他女朋友是合法身份,但是电影里说如果被发现和一个当地人谈恋爱就会被遣送回国。我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规定,之前做德国移民问题调查时没读到过这些)

后来这个工友还是被发现了,斐林怀疑是八月告的密,但具体是不是不得而知。反正斯塔西非常有手段,特别会挑动人心,八月和斐林都完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同时斯塔西还威胁斐林越南女友的安全,情绪失控下俩人打了一架,结果八月正好被大卡车撞成重伤。斐林在这个时候在情势所迫下想带着女友跑到汉堡。这条路线八月和斐林之前讨论过,在斯塔西的攻势下八月供出了斐林的逃亡地。斐林为了掩护女友选择被警察抓住。

八月撞伤了双腿,以后只能坐轮椅生活因而被斯塔西继续利用。八月被安置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别墅里,吃穿不愁,八月只用观察监视仪记录一些东西。但是八月相当于被监禁在了这所房子里,这种生活把他扭曲了。斐林的女友成功跑到了汉堡,还产下了和斐林的孩子。她不断给八月寄信打听斐林的下落。这些信到某一个时间点被斯塔西别有用心地交到了八月手里。比起八月,斐林虽然在监狱里,但远比他有希望。嫉妒,愤怒,又加上性格已被扭曲,在斯塔西的同意下,八月开始定期探望斐林,并给两方虚假消息,不断破坏两方的念想,希望女友回去越南,斐林被留在东德。八月开始得到上级的一些奖赏,搞得他甚至有点沾沾自喜,就在这种生活里越来越迷失。

其实像斐林这样在监狱里的人只要有机会联系在西德的人权组织,透过他们请律师,就有机会被释放。不知怎么西德的人权组织找到了越南女友,他们又一起找到了八月问八月到底是怎么回事。八月编了一段话来哄骗越南女友(不过variety的影评认为八月说的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斐林的话是真的http://variety.com/2013/film/reviews/shores-of-hope-1117948967/ )。但没想到这个人权组织的人也是斯塔西,他录下来八月当时的话作为八月对组织有二心的证据。其实组织完全知道八月的斤两,搞这一出只是彻底摧毁八月,他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未来,以后只能继续在组织里一个卑微的位置工作。

八月这时去见了斐林一面。斐林其实已经大概知道八月干了什么,八月提到了他们当年想一起逃往的地方,那美丽的湖还在那里。看得出来在这顾左右而言他中八月想跟斐林坦承自己做了什么,可是百感交集,而且形势所迫没法说什么,但这就是两人的最后一面了。

后来八月在那所房子里烧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他给斐林的越南女友写了最后一封信,说自己的生活一直是一片虚无,他一事无成。

后来柏林墙倒塌了,斐林收到了八月寄的大包裹。斐林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点,露出的是年轻意气风发的八月。那是他俩第一天去码头工作找人拍的一张照片。而包裹里八月把这张照片放在了最上面,下面是这些年越南女友的所有真实来信。

斐林去汉堡找她,但是她应该是收到八月的最后一封信后就回越南了。那地方还有她和他们的儿子的一些痕迹,但已经无从追寻了。
最后,在这个岁数,斐林还是报名了航海公司,终于要开始他的第一次航海,航向东南亚。

我为什么觉得八月这个角色这么虐,不是因为他做了很多坏事,而是他彻底被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毁了。即使柏林墙塌了,生活对他也毫无希望了。

而且之前有一个细节没提,就是斐林和之前被抓住的工友关在了一间牢房。在有一天斐林和他坦承他做了一晚的叛徒,这个身份永远伴随着自己。如果只是这一晚就搞得斐林透不过气了,八月又如何能被拯救…

还有八月一直把那张他们当初意气风发的照片放在自己的“工作桌”(就是放有监控设施的桌子)上。最后他把这张照片也寄了出去…他真的任何希望都不剩了

有时一些事情后很难清算,因为鲜少人无辜。可时常加害者又何尝不是受害人

PS: 这部影片的英文翻译是shores of hope。这是另一种虐法,永远出不了海的岸,希望其实可以杀人…

 短评

片里的八月像hugo white(((

9分钟前
  • 十二点五十一
  • 还行

反映柏林墙倒塌四年前东德的场景。人们为逃离而费尽心思,斯塔西则为监控人民使尽手段,到处安排眼线,甚至在监狱之中。影片的背景及故事都很厚重,但叙述却太啰嗦,节奏有些不对,否则会是一部能与窃听风暴媲美的电影。

1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就像也有一种奴性是无法启蒙和拯救的。有的人虽然有体面的生活,但还是无法忍受禁锢与谎言,宁愿死,也不愿意留在东德,因为自由比生命更加可贵。他朋友黑化那一段看得很虐心。至少,他们还有去处,我们可能连门都出不去。

12分钟前
  • ·
  • 力荐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出去的。

13分钟前
  • vivi
  • 还行

非常棒!一个时代的荒谬与残酷在每一个遭受苦难的个体身上都被成百上千倍地放大,正如那句话: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告密、背叛、情感勒索成为当局精神控制的利器,你以为你赢了,实际上也是极权下的棋子而已。东德、前苏联的极权破产之后,下一个会是谁?

18分钟前
  • 肉肉
  • 力荐

很棒。男主也很帅。剧情有些奇怪。那个年代,哎,蛮可怕的

22分钟前
  • Rhine
  • 推荐

阴差阳错+时代造就的无力感。

24分钟前
  • 飞天喵在北漂
  • 力荐

in a communist society we realise our dream by crushing others'.

28分钟前
  • Arthur
  • 推荐

德国演员的演艺生涯在二战和冷战中徘徊,在纳粹军人和史塔西间徘徊(说得就是你小八哥)。感谢字幕翻译🙏。

31分钟前
  • Lateral us
  • 推荐

沉闷至死

33分钟前
  • D羽的移动城堡
  • 较差

打发时间

38分钟前
  • 心宽何处不桃源
  • 还行

“出海”之路充满了艰辛、苦难和背叛,演员阵容强大,值得观看。

43分钟前
  • 东虹路旁人
  • 推荐

餐桌反转那一幕短暂又压抑。八月这角色真是个病娇……

46分钟前
  • pissoff
  • 推荐

守住始终的底线是最基本做人的准则,终有一天都会好起来的。

50分钟前
  • 江湖片子
  • 推荐

东德秘密警察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真可谓用尽一切手段,在他们眼中人根本不能拥有七情六欲。讲述几个年轻人在东德高压的政治统治下想要逃离却要接受时代命运给他们带来的友情爱情的考验。电影整体就像涨潮一样,前期波涛汹涌扣人心弦,后期渐渐的归为平淡,但最后带给观众情感上的感受却无法平静,最后结局令人唏嘘。各位演技无可挑剔,为什么这还不错的电影都没有评分啊。另:片头曲真好听,太有感觉了。海报拍的也不错,,把每个人拍的都很帅。

51分钟前
  • Liebestraum
  • 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窃听风暴,本片的故事有点没说清,斯塔西的部分看得云里雾里。演员贡献了绝佳的演技,八月在此片中的哭戏十分完美,一瞬间的情感爆发,涌出的眼泪与颤抖的手,后悔的浪潮淹没了在历史车轮下无力挣扎的小小个体。摄影和色调很好,最后的片尾音乐也很有感觉。本片可以算作表现时代悲剧的冷门佳作。

55分钟前
  • The Lightness
  • 力荐

“量产”的德国群像电影,关于逃出东德的民众心声,立意和表达与18年的一部《气球》很像。

56分钟前
  • 大洋洲
  • 还行

德国电影真的很棒!感谢微博大佬@0hr0分享!

58分钟前
  • Dawei0731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