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作

HD

主演:汤姆·希林,塞巴斯蒂安·科赫,葆拉·贝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奥利弗·马苏奇,叶甫根尼·希迪金,马克·扎克,乌尔里克·C·扎勒,巴斯蒂安·特罗斯特,汉斯-尤韦·鲍尔,汉诺·科夫勒,辛纳克·勋纳曼,詹妮特·海因,乔切·舒托夫,约翰娜·加斯多夫,弗罗里安·巴西奥罗麦,本·贝克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意大利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主之作 剧照 NO.1无主之作 剧照 NO.2无主之作 剧照 NO.3无主之作 剧照 NO.4无主之作 剧照 NO.5无主之作 剧照 NO.6无主之作 剧照 NO.13无主之作 剧照 NO.14无主之作 剧照 NO.15无主之作 剧照 NO.16无主之作 剧照 NO.17无主之作 剧照 NO.18无主之作 剧照 NO.19无主之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主之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库尔特(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的姨母曾经被关进过集中营,最终在纳粹医生卡尔(塞巴斯蒂安·科赫 Sebastian Koch 饰)的折磨下不幸死去。虽然库尔特幸运的在柏林墙建成之前逃往了西德,但他的整个童年时代都生活在纳粹的阴影之下,这给他的人格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之后,库尔特进入了杜塞道夫美术学院就读,无法走出过去阴影的他将内心的绝望和伤痛都挥洒在了画布之上。一次偶然中,库尔特邂逅了名为艾利(葆拉·贝尔 Paula Beer 饰)的女孩,美丽活泼的艾利渐渐的治愈了库尔特内心的伤痕,当两人鼓起勇气想要将关系再推进一步时,却遭到了艾利父亲的强烈反对。天下第一镖局侠女十三妹孤星泪国语重返荣耀人数之町春天来了2017斗罗大陆外传唐门英雄传 动态漫画新聊斋志异富贵逼人国语版世事无常黑色五叶草甜蜜的冤家血染淑女终极游侠双世美姬仲夏夜惊魂李宗伟:败者为王希望家园绝唱考拉大冒险2绽放青春我的机器人女友陌生人1969梦想演说家纳瓦隆大炮英语大器晚成第三季88分钟冤家成双对 第一季三尺魂火凤凰恐惧有限公司窗台上的男人海豹突击队 第一季爆笑女子乐队大饭店第二季幸福衰生活第二季小田进城一年生活狄仁杰之飞头罗刹高智能方程式赛车 OVA2 ZERO

 长篇影评

 1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无主之作》

现在他们真的建了一道墙。你有料到吗?——《无主之作》

绝不要选择一个政党..选择艺术..它们是鱼和熊掌..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只有艺术家才能在这场灾难之后让人们重新获得他们追寻自由的感觉...每个人..不管他是收垃圾的.或是农夫..都有机会成为艺术家...那时他能够将自己的主观能力随意地展现出来...如果你们没有自由 .没有完全的自由... 那就谁都不是 ...当你们让自己获得自由后. 也让这个世界有了自由...你们是神父 ..你们是革命家 ...你们是解放家。——安东尼乌斯 ·范· 维顿教授如是说 ///对着库尔特脱帽致意的瞬间让人莫名地感动。

本片源自实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

库尔特的人物原型 当代德国著名艺术家之一 :格哈德·里希特

第四期周观影活动共有 11位友邻参与,10条短评,平均分为 74 。

@扶不起的先生 90/100

天性使然的艺术,承载着生活上的洗礼。支离破碎的处境,让记忆的视线模糊。痛苦的回忆以艺术的形式去理解和淡化。真实而又悲惨的经历,在绘画上焕发得以释放。没有过多对于战争的探讨,没有仇恨在作梗,影片的基调也如同裸体少女般美丽,让人脸颊红晕,自然而又舒缓。这样的作品真的很让人欣赏!

@渡边dudu 60/100

大跨度的叙事,但剧作庞杂。库尔特全程面瘫,几个人物性格塑造的相当模糊。

@低能钛合金 90/100

不论是时空背景还是要探讨的主题都比《窃听风暴》更为宏观,而且相较《窃听风暴》微光般给人生带来明亮光点的感动,《无主之作》则像是一首大提琴曲,低沉、醇厚、贯穿人生。

导演没有把姨妈惨死的真相作为焦点,没有公之于众的高潮戏和两方对峙的戏剧冲突,一直是自由之艺术、真实之思想在升华着影片的主题。纳粹历史、二战烟云,在没有硝烟的故事中慢慢酝酿成时代的印记,个体命运在压迫中得不到释放,人性对自由的渴望在不断呼号,时代焦点被渐渐虚化,库尔特最终也找到了自我,其实艺术的本质就是不断在追寻,而“无主之作”正是库尔特追寻了几十年的结果。

血/历史&艺术

@cinedreamer 80/100

历史,政治,爱情,艺术,哲思。三小时时长不短,看得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也很多,虽然基本都是浮于表面没有作什么深刻探讨,但相互之间的融入倒也还算是可以。姨妈尽管早早下线,却是将库尔特与西本德教授的命运联系起来的重要角色,本以为模糊的画作会是剖开真相的导火索,意外的是竟没了后话。去掉自我烙印的“无主之作”更能让库尔特看到真实,不知真相被埋藏的“无解之案”是否也带有类似的意味。

很多人说视听平庸,不太有这种感觉。画面色调打光非常舒适,配乐也很有“娓娓道来”的舒缓感。三幕间剧情是有点割裂,可能确实做成迷你剧会更好,带给人的情绪大概也会更强烈更震撼吧。

@杰瑞米太阳 75/100

对这部电影我实在没什么感受,不想写些空话来充数。

@Anyslus 60/100

@昨日之岛 30/100

太吓人了,这是一部六部“电影”拼成的电影,各个部分割裂地就像蒙德里安的画,就像六个随机的数组成的一样。我见过割裂的想融合的电影,也见过融合的却想割裂的,而这部明显是其中最人格分裂的一部。上来先是民族苦痛,紧接着就是东德学院里的小清新,逃离死板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西德乱七八糟的后现代主义,反抗父权而不知所终……我就想问导演你想说明什么,三个小时一点重点都没有,端上没头没尾、没轻没重的一大盘你是我们拼拼图吗?还有他姨妈是白死了吗,他岳父是不是仍逍遥法外,他老婆到底是咋怀上的,他最后有没有成功?妈的啰里八嗦拍了三个小时你就说你拍了个啥,就贡献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男主,他姨妈和老师都比他有戏的多。还有老师那个电视剧质感极强的闪回,你以为是在拍电视剧的吗?字数限制就不多废话了,德国版《地久天长》滚粗

@影武者 75/100

如果不是工整厚重的叙事节奏可能真要手动分P看了,观感上我觉得跟窃听风暴并没有太大差距,人像重叠的一刻还是挺震撼的。p.s.女主妈妈特像凯特女王。

@阿东东啊东东 83/100

一部平衡感很强的片子

以齐班德为代表的战争余波和以库尔特为主角的艺术人生相互交织

医生身旁的骷髅骨架和纳粹军帽上的骷髅标识 模糊却真实的幼时记忆和模糊却真实的画作呈现 以及看似平淡的叙事风格与哲思闪动的长段台词

关于社会历史对个人命运带来的阴霾从未也从未有可能消散 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 所以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

很爱车笛声和配乐一同响起围绕姨妈和库尔特旋转的镜头。

B面

A面

@Owl 85/100

主观视角被屏蔽最后却只能鼓掌,我只想用 “匠心匠艺”来形容它,层次鲜明结构经得起推敲人物的退出与带入也安插地稳当。在希特勒万岁的故事背景下,以女性的社会属性为切入点按照生育权利及生育义务的曲线与拐点展开这场反抗战 ,其间个性得不到释放只有压抑,统治者处理敌我矛盾决定生于死只需要两支墨色不一样的笔,恐惧的浓度让人窒息,艺术也很难自由。通过意志的传递,这场跨越两代人的反抗有了动人的基调,个人困顿与时代更替催生出的阵痛是共鸣的来源,胜利背后的胜利让我咂舌,库尔特撕掉了劣等基因的标签,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艺术,给了纳粹医生这种主动服务战争的髭狗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慰藉伊丽莎白的最佳方式,也使得爱情不掺入血统和阶级这种杂质的纯度得以保留。——“人们不喜欢照片,而喜欢画” 库尔特抹除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

非黑即白

@mdr skywalker 85/100

分了两次看完了全片,由于叙事依然像《窃听风暴》那样采用缓慢温和的方式,所以分了两次看也没有明显的断裂感。片子其实挺像《地久天长》,并没有刻意地去讽刺或批判时代,而是借一个艺术家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去反映时代,但处理上少了《地久天长》的刻意和拧巴。还挑战了比《窃听风暴》更长的时间跨度。第一幕姨妈之死铺垫了后面所有的情节,促使了库尔特的思想觉醒,中间部分虽然拖沓,但是反映了库尔特开始认识艺术创作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他与岳父的对比,是天平的两端。最后一幕并没有刻意增加冲突,而是以库尔特停车场的戏而告终,那一刻,他已经理解了当年的姨妈,我不是学美术专业的,具体的术语也不懂,但是电影反映的艺术创作与自由,真实与美好的命题,非常值得思考。有人说电影视听不好,但是我挺喜欢的,尤其是配乐。

破晓

滋养电影艺术的最佳土壤产生于导演的创作动力与观众的观看欲望相互作用时,就像多纳斯马导演在接受德国一档广播采访时所说的“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去探索在时代洪流下的个体是如何将生活经历和心灵创伤转化为艺术的。”而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通过导演的镜头,得到视听享受的同时从人物的命运折线图中收获到些许感动,找到自己的生活形状,就很满足了。

酷啊~老师

那第四期的周限定观影就到这里啦,~,这里一定要说明一下我们观影团的团旨....一群喜欢看电影的卑微观影崽,乐呵乐呵就成。

嗯......下期见。

也祝你观影愉快~~~~~~~~~

嘿...嘿...嘿

 2 ) 全场鼓掌三分钟,“德国李安”又出大尺度新片

2006年,一部名叫《窃听风暴》的电影横空出世。

它几乎横扫当年的欧洲电影节,并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荣誉。

在豆瓣上,超过30万人评出9.1的高分,在TOP250榜单里排名第44。

在IMDb的TOP250榜单里,也以8.4的分数排名第57

众多外媒不吝盛赞:《窃听风暴》是本世纪最好的德国电影。

更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其实是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处女作

时隔12年,有着“德国李安”之称的弗洛里安,又带着一部相同题材的电影回归——

此片是弗洛里安的第三部电影作品,入围了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自发鼓掌长达三分钟。

《无主之作》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这部片长3个多小时,历时4年拍摄完成的电影,叙事上横跨了德国从1937年到1966年这近三十年的时间。

因此,相较于之前的《窃听风暴》,《无主之作》的故事背景更加复杂——

从纳粹统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东西德分裂的冷战时期。

通过这三个阶段,几位主要角色的不同遭遇,反映出德国不同时期的历史。

片中的男主角叫库尔特,出身于纳粹时期的德国。

彼时的德国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对现代派艺术深恶痛绝。

他们将现代艺术定义为疯狂、破坏原则的,并为此发明了一个词汇——颓废艺术。

一系列反对和批判“颓废艺术”的展览,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

大家熟知的梵高、毕加索、蒙德里安等艺术家,都在被批斗的名单之列。

但是,库尔特的姨妈伊丽莎白,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她崇尚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当身边的所有人都在批判“颓废艺术展”上的画作时,她却偷偷地告诉库尔特:

“别告诉别人,我喜欢这幅画。”

在伊丽莎白心中,小字二组的a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

为了聆听这个音符,她请几位大巴司机同时鸣笛,感受其蕴藏的无限能量。

为了创造这个音符,她在钢琴上一遍一遍地敲击对应的琴键。

甚至,用烟灰缸敲桌子、敲脑门,砸出那个音符。

为了追求心中的艺术,伊丽莎白可以说是“不疯魔不成活”。

但在那个年代的德国,伊丽莎白却成为了“异类”,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

当时的纳粹政府提出了“种族优生”论(Racial hygiene)

一切患有遗传疾病的人,都会被强制实行外科绝育手术

所有被判定为“没有存在价值”的种族和人群,都会被实行“人道毁灭”

伊丽莎白也难逃这样的厄运,最终死于集中营里的毒气室。

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阵营。

库尔特的家乡被划分为民主德国(东德)阵营,受苏联统治。

已经成年的他,如愿成为了一所艺术学院的美术生。

在这里,她认识了一名就读于服装系的女孩艾莉

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艾莉是出身优越家庭的富家女,库尔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

但,这并未影响两人的自由恋爱。

他们瞒着家长私下约会,甚至还孕育出了爱的结晶。

艾莉的父亲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

他嫌弃库尔特的出身,认为这会影响后代的优良基因。

于是,她以艾莉患有特殊疾病,怀孕会危害身体健康为借口,强制带艾莉实行了流产手术。

这不仅让库尔特和艾莉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更导致艾莉可能永远无法再次怀孕。

肯定会有人发出疑问:

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以及未来的亲外孙,这个男人怎么下得去手?

实际上,艾莉的父亲卡尔·席邦德正是当年亲手给库尔特的姨妈做绝育手术的产科医生。

他是纳粹政府“种族优生”论的绝对拥护者。

也正是这个男人,间接导致了库尔特姨妈的死亡。

在苏联攻陷德国期间,卡尔偶然拯救了一名苏联军官的妻儿。

有了这位军官的庇护,身为纳粹分子的卡尔才得以安稳度日,并凭借自己的产科经验混得顺风顺水。

战争结束后,卡尔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人道主义医生”

不仅如此,在东德政府加强对前纳粹人员的搜查后,这个苏联军官又一次帮了卡尔。

他设法将卡尔和妻子送出东德,从此过上了世界各地旅行的美好生活。

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的束缚,艾莉和库尔特过上了更加自由的生活。

库尔特也凭借自己卓越的绘画天赋,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师。

但是,此时的东德政府的极权统治却越来越严重。

一心向往艺术的库尔特,不满足于总是画一些歌功颂德、没有灵魂的宣传壁画。

为了追求真正的艺术,库尔特带着妻子艾莉逃往西德。

在这里,他进入了著名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学习。

让库尔特意料之外的是,杜塞尔多夫是一所相当前卫的艺术学院。

学生们都不再研究绘画,转而探索各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

颇具艺术天赋的库尔特也不落于人后,很快就创造出了一件件先锋艺术作品。

但是,他不但没有得到教授的褒奖,反而被评价为:

“这些(作品)不是你。”

库尔特决定重拾自己的画笔。

她以绘画的形式,复刻了一张儿时的自己与姨妈的合照,用以纪念这个带他进入艺术殿堂的人。

另外,他还画了艾莉的父亲卡尔,以及报纸上的某位佚名军官。

一天,在画室窗户的开合之间,光影随之发生变化,照片的投影和画作重叠在了一起。

这给予了库尔特创作灵感——

库尔特将几幅画合在一起,创作了一副影像重叠的全新作品。

凭借这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以及一系列的绘画作品,库尔特很快成为了一名蜚声全国的画师。

但是,当艾莉的父亲卡尔看到这幅画时,却被惊得说不出话。

因为画中的另外三人,都和他的一生有紧密的关系——

伊丽莎白曾经遭到他的迫害;库尔特成为了他一直瞧不起的女婿。

还有那个新闻照片中的纳粹军官,是当年给他灌输“种族优生”论的顶头上司。

身为此画的作者,库尔特对这些被尘封的历史完全不知情。

但是,艺术却在冥冥之中将一切都联系了起来。

画卷上的每一笔,都像是在述说着卡尔当年的罪行,以及德国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此片摄影师凯莱布·德夏奈尔,此前曾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凭借《无主之作》,他再次提名这项殊荣。

在他的镜头下,片中无处不洋溢着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比如,男主演汤姆·希林和女主演葆拉·贝尔的高颜值特写。

俩人陷入爱河期间,色而不淫的美好肉体。

还有不少充满写意的空镜头等等。

这些极具美感的摄影镜头,使得《无主之作》比传统的传记历史片更引人入胜,也契合了影片本身的艺术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无主之作》还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库尔特的原型,是德国著名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

2012年,里希特的作品《Abstraktes Bild》以3400万美元拍出,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的最高价纪录。

在随后的2013和2015年,他的作品又先后以3710万美元和3038万英镑的价格,刷新了这一记录。

因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里希特又被人们成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

里希特自画像

片中,库尔特自创的绘画方式,在现实中也有迹可循。

那就是其原型里希特独创的照片绘画(Photo-basedpainting)

这种绘画方法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而是对照片进行模糊处理。

因为他认为照片是没有风格的,并极少掺入艺术家的主观情绪。

而这一绘画方式,也正是片名《无主之作》(原德语片名《Werk ohne Autor》)的由来。

当然,《无主之作》的英文译名《Never Look Away》也值得一说 。

这是片中伊丽莎白对库尔特的一句教导:

“别把目光移开。”

因为,“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年幼时的库尔特,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当伊丽莎白被活生生地抓走时,他用手挡住了这一画面。

因为,他想用用移开的目光、模糊的视线,来逃避残酷的真实。

当他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后,教授的一席话又一次点醒了他。

只有做自己,直面内心的真实,才能创造出动人的作品。

于是,库尔特才跳脱出天马行空的先锋艺术创作,转向从身边的真实人物取材。

哪怕这些人于他而言,承载了生命中某部分悲惨的回忆——

草菅人命的纳粹军官、被害死的姨妈、一直嫌弃自己的岳父、以及炮火纷飞的战争等等。

唯有将目光聚焦于这些真实,最终库尔特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并且开办了记录这段近三十年历史变迁的艺术展。

此前,关于艺术影响战争的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

《钢琴家》里,落魄的钢琴师史标曼以一支《G小调第一叙事曲》,感动了纳粹军官,并得到了救助。

《窃听风暴》里,剧作家德莱曼沉迷艺术创作的精神,感动了监听他的特工,并在其掩护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温暖的故事,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巨大魅力。

但《无主之作》却反其道而行之,它让我们看到,战争也能反过来影响艺术。

毫无疑问,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的人是冷血无情的。

但是,它却让一部分艺术家看到了另一种层面的真实,并通过其艺术反映出了这样的真实。

这样的真实,或许充斥着斑斑血迹。

但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

能以无畏的精神直面真实,以自由的意志追求和反映真实,这就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3 ) 关于乐透彩号码的隐喻

关于乐透彩号码,我理解这是导演关于艺术品意义所设置的一个隐喻,一组随机的数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当它成为中奖号码的时候,随机的数字就因为中奖这件事,以及奖金数目对应的大笔金钱而变得意义非凡。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在作品不被社会认可,作品不能与欣赏者之间产生互动,引起私密的情感交流和共鸣的时候,作品只对艺术家本人有意义,对大众而言就像一组随机的数字,不能引起关注。

用乐透彩号码这个隐喻,我理解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乐透彩中奖号码的组合虽然随机,但是这6个随机的数字组合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数字,都不可能中大奖。回到影片的三段故事,画家库尔特找到真正自我的过程包括,童年姨妈的影响,挣脱东德艺术学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教育的影响,在西德杜塞尔多夫来自同学和教授关于创作观念的影响,岳父齐邦德教授对他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妻子的影响,多个影响因素中,导演并没有特别强调哪一个因素的作用更重要,而是用乐透彩号码的隐喻,留给观众去品味。就片子而言,库尔德最终找到自我、找到最佳的形式表达自我的过程,有必然因素如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偶然因素的触发,比如岳父请他吃饭、委托他帮忙拿新护照,席间有报童卖报,他从报纸新闻照片中获取灵感,找到通向自我的正确途径。

这些因素,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都是宇宙中的随机事件,谁也不知道哪件事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以及该不该发生?这样处理故事的主题,确实会给一部分观众带来观看解读的困惑。片子用很大篇幅讲岳父齐邦德教授,作为著名的妇科医生,在纳粹统治期间,曾经参与希德勒的净化种族血统、消灭无价值人口和基因的行动,战后,岳父也因为画家库尔德的父亲自杀、在库尔德身上看到他的忧郁气质,岳父认为这些表现不符合他自己关于优秀人种的看法,而亲自动手拿掉了女儿艾丽和库尔德的孩子,并导致艾丽习惯性流产无法再怀孕。用了这么多篇幅,结果并没有如观众预期的那样将纳粹罪行控诉一番,而只是作为画家的生活背景,衬托他在明确地找到自我之前,不断被社会、被某种权威(岳父)否定的事实。

在挣脱了他人强加给我的意识,识破重重幻象的迷雾之后,我是谁?我是什么?是导演尝试引导观众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我有勇气,寻找和面对那个真正的“我”吗?

 4 ) 真实、自由、自我、世界

对比《窃听风暴》(又译《别人的生活》),本片在色彩,低调光,高调光的运用上都更具美感,尤其是大量对影的运用,赏心悦目。但从现今电影审美来讲,大众对电影的欣赏或探索,重点仍聚焦于电影中的人物,能打动观众的电影必然存在打动观众的人物。而人物显然是本片的不足之处。

是导演的问题吗?不是。大概在《窃听风暴》中关于艺术与人的问题探索得不够尽兴,导演这次完全放开了。以男主的经历,如果正常讲想必是一次次的尴尬、苦难或煽情,然而导演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这些仅是蜻蜓点水。淡化人物背后涌动着强烈的主题,对真实、自我的无比渴望,这一点让长达189分钟的电影没有丝毫涣散。有点无我之境的意思。

不太严谨地讲,电影对于观众大致有两大作用,取悦和引导,无高低之分,和电影主题有关,这点就不细谈了。本片偏向引导,所以重点不是让观众感动,而是思考。

寻求的道路上一切阻碍都可轻描淡写。但如何得到对于真实、自我的绝对体验了?在大量随机性无意义不具代表极其私人的生命经历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那把钥匙。男主导师得到了,是油脂和毛毡毯。

处于真实和自我的顶峰,也很容易坠入无尽的黑暗和虚无吧。就像本片男主一样,似乎每一步都有可能毁灭。比如存在的可能:他无法度过童年创伤,没有机会进入美术学院,和女主不欢而散,被表面的社会主义创作腐蚀,被同学陷害,岳父的旧账暴露……

黑暗和虚无有时会舒服些,但并不迷人,不是吗?只是迷人的事物或者人,少也易逝。

再说说首尾呼应的结尾,只能说一般,从人物表演上来看,其中对姑姑的怀念是真实可信的,但表演想表达更多的是,对真实、自我的体验,男主选择了和姑姑一样的方式,显然这点和他在艺术上的突破性自相矛盾,他应该有自己的方式。也和电影整体风格有些不契合,失去了那种随性一笔的洒脱感。

男主面对空白画布那段虽短,但太真实了。我想任何创作的人都有类似体验。

你没法笑,太阳帮你笑;

你没法喊,海浪帮你喊;

你没法唱,群鸟帮你唱;

你没法跑,狂风帮你跑;

你没法舞,丛林帮你舞;

你没法活,宇宙帮你活;

你即世界,你即自由,你即是你;

你之作,自由之作,真实之作,世界之作,无主之作。

大部分创作只是一种宣泄,只有当自己知道要创作什么了,会相敬如宾,惜字如金。

以前想得少,写得多,现在想得多,反而写得少了。

好想再体验一把过去的创作方式,被文字宠爱,肆意妄为,如脱缰烈马,如浪尖吻霞,如瘦月倚窗,如繁星盈盈笑河汉,如百鸟齐鸣穿山林……

如电影中所表现,爱人的身体,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地方。

 5 ) 消解那些目的性太强的宏大作品,让企图心太强的观众心怀不满

无主之作是以消解为乐趣的作者和观者的乐园之地。他所涉及的二战中的死亡,柏林墙的建造,和艺术创作的宏大主题会让读者轻而易举的进入寻求宏大之后的严肃这个老套的陷阱。就像他在电影中所讽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样,所有在电影中寻求现实主义和严肃历史的人都会大失所望。三个小时中每一次向深刻打开一条笔直的道路,随后拐上一处森林中小径的创作会让失望的观众发出平庸的感叹。什么叫做平庸?观众绝对不认为自己是平庸的。也绝对不认为自己真心赞赏的作品是平庸的。然而恰恰相反,冲破平庸的作品如果那么容易被认出来,那么就会满街都是。

和大家想的不一样,电影的创作者对维护什么道德,分辨什么是非都没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对电影中的人物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好恶。所以,作者不但不会在电影中安排浮出水面的真相,也不会安排难逃法网的恶人,更不会安排一个经过苦难洗礼之后成为艺术大师的年轻人。不,创作者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它晃点了所有会对这些关心的观众。这些观众,会像片尾对年少艺术家提问的记者一样严肃而无趣。

是作者对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大悲剧漠不关心吗?你也可以向他提问。如果你并不对这些历史严肃的进行描写,就把电影中的这些人物都放到这个背景中去,承担这个背景所必然发生的痛苦,不觉得太“随机”了一点吗?艺术家在片中是怎么回答的?那个乐透数字的梗。或者说艺术家用了那个庸俗不堪的句子:一切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其实这部电影只是关心人,关心艺术罢了。小男孩的姨妈被强制破坏生育能力和强制死亡的痛苦都不如那五辆公交汽车在广场上齐声奏响的A宏大。也不如以裸体自由面对世界的姨妈在钢琴上弹出那个重要的音符意义宏大。

那些死亡,爱情,堕胎,强权,党派,统一性的痛苦,在片中被处理的微不足道,漫不经心。你以为那是创作者在耍花腔,在故弄玄虚,叙事能力不足,一万个理由。这么多理由,就是在片头钢琴上弹出的那个音,和少年在荒野草浪的树顶上所悟出的世间真理之间所经过的无数个人,炸弹,岁月。这些沉重的视角,都不能充分的理解那个音符的宏大。就像这部片子面前坐着的沉重的,严肃的观众,经常放错了重点。毕竟,创作者也已经给自己的电影起好了名字,无主之作。

 6 ) 有自由才有艺术

论德国电影《无主之作》: 什么是艺术,能自由才能有艺术,什么又是自由,不受束缚,胁迫的就是自由,这就是电影《无主之作》。主人公童年经历了德国希特勒的法西斯时代,当德国战败后,苏联又控制了东德,思想被束缚,想象被阉割,否决。法西斯走了,苏联又来继承了。所有人都重新被苏联的意识形态毒害,大家活着没有真相,生活麻木,连思考命运都不能,没有真实的艺术,又怎么有真实的自己,一切和过去一样,还是歌颂,口号。男主人公年轻有为,他本可以画的更好,可想象总被扼杀,因为他不能做自己,只能做工具,听从上级,别人让他画什么他就画什么,还不能推辞,这不是自由的艺术,和服务于权贵没什么区别。很多文艺青年都选择投奔西德,他们不觉得是背叛,因为自己没有国,国被苏联霸占了,属于自己的传统,历史都因为苏联而变得一文不值,体无完肤。 主人公和妻子毅然的选择去了西德,到哪之后,他看到多姿多彩的艺术,看到了生机勃勃般的艺术,活灵活现,又惟妙惟肖,看到了自由和狂热,看到了激情和无畏,文艺青年可以尽情表演,创造,表达,没有人会剥夺他们的想象,或者批斗他们的文艺。所以西德的艺术是活着的,东德的已经死了,像腐臭的死水,根本养不活一条鱼,所谓的艺术不过是专制色彩底下的傀儡。艺术,他不仅仅是启蒙自己,也是启蒙人类,不仅仅解放自己,也解放了人类。艺术是灵魂在这个世间的救赎,让生命远离了魔鬼的诅咒,可以感受万物,可以让自己完美。当一个人对艺术陌生,那是他的无知,当一群人对艺术冷嘲热讽,那是他们已经堕落,当一座城市对文艺驱逐,那是它已经彻底被腐化,已经糜烂,当天下都疯狂摧残文艺,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就要来临。 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可以拿作品来表达,所有的眼睛都是艺术的观众和时间的证据,比如柏林墙的建成,它就是艺术,因为它是自由与非自由的界限,人们都见证了这一切。西边不要担忧自己爱好什么,说什么话被人举报,肃反,审问,可东边总被人监控,跟踪,怀疑,总有人被抓去劳改,被思想改造,甚至剥夺生命,因为苏联不允许有第二种东西来瓜分对它的崇拜。文艺本来就是人类的传统,孔子六艺就有音乐和写作,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把它毁灭,这样只能显得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和残暴,文艺是服务人类,不是听命于人,文艺应该有批判精神,而非粉饰太平。 (2019年4月)

 短评

“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你看到的所有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不及上一部《窃听风暴》惊艳动人,总感觉少一个爆发的出口,但也不失为一部流畅的佳作。“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嗯...我以为会是一个东窗事发然后撕成家庭伦理的故事,结果是我的境界太低了...

9分钟前
  • cities
  • 推荐

跟“窃听风暴”相比少了政治批判力度,但多了一份温柔的人性。男女主之间的宿命纠缠足以让旁观者揪心,但爱情让他们灵魂与肉体丝丝贴合,让他们可以不用了解真相的拥抱在一起,无视纳粹、无视父权、无视XX主义。没有大声撕喊,却仿佛听到历史的喇叭轰鸣......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3.5 精致漂亮,但不够惊艳。如果变成bbc三集片比较合适,第一部分五星,中段比较拖沓且闷,第三部分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并没有去制造drama,而是冷静讲完故事。但情感冲击弱了,比[窃听风暴]差了一部[黑皮书]吧。

1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电影创造出一种回音壁的效果,历史语境下不计其数的偶然,如千军万马般顺着墙壁反射前进,汇聚成为艺术源头的必然。在如此的传导过程中,充满着过度设计的巧合、悬念与戏剧,而这一切之所以并未失重坠落,是因为始终有一团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将其稳稳托住。

1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真实的就是美丽的,就是艺术的。普通人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一部充满了哲学的传记片。三个小时竟然一点也不沉闷,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持续了得有三分钟。

17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生日的时候看的 想起过去两年 从决定来德国的那一瞬间 到开始厌倦这里的街道像厌倦所有生活过的地方 只有重新坐在电影院里 才能想起两年前对德意志的向往 才觉得 艺术 生活 自己 还是很schön的

20分钟前
  • 佳期
  • 力荐

先有自由,才有艺术

23分钟前
  • 橱窗外的大怪兽
  • 推荐

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爱这部电影。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看完之后会长久地哭泣。我用我精神世界的全部沉默去颂赞它。

27分钟前
  • 树骨头
  • 力荐

汽车喇叭长鸣,最后“无主之作”片名出来时,想起立鼓掌,电影能展现的人生中的所有美,这片一次性全都给我了,太享受太完美了。这是一部让人“顿悟”的伟大作品,我好像懂得了该如何走今后的路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我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想不到今年最后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电影,带来如此排山倒海的震撼,它演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了。那些生命中的不协调音,随着关窗投影的剎那,定格在你我命运的画布上了。

32分钟前
  • 四夕中心
  • 力荐

如果你问我:艺术是什么?我会暂时模棱两可。但我知道,我看《自由引导人民的》的时候脑海中会回荡《viva la vida》和《春之祭》,我听《中国孩子》的时候眼前会浮现《饥饿的苏丹》和《奥马伊拉的痛苦》,本片我看到听到:精神病知道二加二等于五,神经病知道等于四的时候,我想到了《1984》。艺术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Art can be a party,but not Party,it's about liberty。

3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A,姨妈在不正常的年代因展现“我”而被毁灭,父亲迷失了“我”而自尽,岳父压抑了“我”而恐惧,妻子被父亲控制了“我”而想挣脱,老师的“我”因机缘巧合而有所感触,特殊的时代让一个个人的“我”窒息,“我”最终明白了“我”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需要拥有直视的勇气,否则都是被模糊化的存在,且“我”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我”,而导演,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我”。

40分钟前
  • 我们敏熙
  • 力荐

Werk ohne Autor,没有作者的作品,没有主角的历史。

4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你如此美丽,这甚至不那么浪漫,因为爱上你是件太容易的事。」很喜欢。

43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我 我 我

4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看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谈恋爱是种视觉享受。它拥有浪漫的爱情、美丽的视听、触动灵魂的纯粹,传达出一种栖息的诗意,所匹配的视听语言是传统而浪漫的,看起来缺少先锋技巧,很影戏,很老派。它是“艺术本质为诗”的拥趸,有一种将光照进历史的裂缝中的力量。188分钟,一点也不长。4.5

49分钟前
  • 南悠一
  • 力荐

政党的展牌会被烧掉,历史的壁画总被抹去。艺术会点燃保守,禁锢总粉刷自由。万物的力量响在头顶,宇宙的声音来自车鸣,世界的公式写在风中,真实的图像藏在画里。调转胎位可以拯救世界,交叉记号能够毁掉生命,关于恨是画中的模糊,关于爱是额头的油脂。合二为一可以孕育结晶,创造作品,让艺术重生。

5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导演障眼法玩的太好了,一个故事转另一个故事,一个中心跳另一个中心,当你以为讲纳粹迫害少女时一下子就变成男孩成长,当你以为在讲爱情时,又画风突变讲艺术,你以为会看到震惊的艺术作品时又成了平庸之作不知所云,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这个无主之作和主题有什么关系了。。。。。。。。博伊斯有点好玩

56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在这个装装新潮耍耍先锋就能被当作一流影像创作者崇拜的浮躁当下,最通俗的往往是最诚恳的,最情节的往往是最动情的,朴实真挚的杰作,即使的确可能是二流的。

5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用艺术表达真实,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创作了揭露真相的画作。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但人人都喜欢自己的画像,照片明明更加真实。那么,就把照片绘成画吧。这样更能看清楚什么是真实,不要把目光移开,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